本报讯 夏季傍晚,登上大通区高塘湖堤坝,放眼望去,天水一色,平面如镜,倒映出蓝天、白云、红花、绿树。夕阳西下,霞光四射,美不胜收。
高塘湖的“湖畅、水清、岸绿、景美”,是大通区落实“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该区通过全面落实“湖长制”,全面建立区、乡、村三级湖长体系,进一步夯实治水责任,切实加强河湖生态保护力度。高塘湖区级湖长由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设立乡镇级湖长3名、村级湖长16名。制定《大通区关于在高塘湖实施湖长制的意见》,编制高塘湖“一湖一策”实施方案,完成了基本信息收集,建立了“一湖一档”。聚焦环保整改、开展专项行动,根据《大通区入河湖排污口综合整治方案》《大通区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方案》,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入河排污口专项调查、“向垃圾宣战 建美丽家园”活动、打击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全面完成高塘湖退网还湖工作,摸清了辖区内河排污口数量、排污规模、废物水流量、废污水类型、污染物的来源和排放方式,有效减少了农村生活垃圾对境内河流、湖泊的污染,辖区内3.49万亩围网全部拆除。同时,开展河道巡查,抓好突出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全区区级湖长巡河24次,乡镇湖长巡河110次,村级湖长巡河780次,共设立区级公示牌1个,乡镇、村级公示牌19个。
(本报通讯员 潘雪洁)
新闻推荐
6月24日晚,由天水市西秦腔研究院主办的秦腔专场演出在伏羲广场举行。据悉,秦腔专场演出是节会广场文化惠民演出系列...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