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璞
本期对悬挂在天水南宅子后花园的一副清代咸丰年间的贺联进行浅析,以飨读者。
风雨历辛勤,信功积岷山,克迪前光恢世业;
衣冠荣甲第,看辉腾壁水,共欣后嗣振家声。
上款为:恭赠大德望积翁李表弟先生懿行暨桂男荣入成均鸿禧;
下款为:恩赐翰林院检讨愚表兄胡己未顿首拜。
楹联释义:这副对联是咸丰己未进士,翰林院检讨,秦州人胡己未为祝贺表弟参加科举考试得第一撰写的贺联,歌颂了表弟一家经历过多年的辛勤努力,功高超越岷山,他们继承祖先美好的品德,把世代相传的祖业发扬光大,如今表弟考试得了第一,更加使门庭焕发光彩,振兴家业,举世扬名。
这副楹联的作者胡己未,是咸丰己未年进士,恩赐翰林院检讨。说来也怪,此人姓胡名己未,又在己未年中了进士,真是无巧不成书!胡家在天水素有声名,南宅子就是胡家宅院。据考,天水胡家是安徽胡家支流迁徙而来,天水市麦积区至今有胡家大庄是此支胡姓人氏聚居地。
此联是行楷作品,以楷书为主,间或加入了行书笔意。作品整体写的宽博厚重,从笔法上看有颜真卿的痕迹,但少了颜字的严谨,多了赵孟頫的流利,似接近于《寿春堂记》。以行楷入联的作品,在南宅子现存的楹联中比较少见,这副独具特色。
一个时代的书法体现一个时代的风骨!用现在的话说,是笔墨当随时代。明清楹联匾额的共性是黑、亮、光,虽然也不乏独特的优秀作品,但总体上的风貌是一样的。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些偏远地方素有声誉的优秀书家,被淹没在浩浩潮流中。陇上天水地处内陆西北一隅,是伏羲文化的发源地,原居或寓居亦或在天水留下墨迹的陇上名家胡缵宗、潘尊贤、裴建准、周务学、蔡后庵、朱克敏、孙海、安维峻、唐琏、刘尔炘、张枢、巨国桂、潘龄皋、冷文炜、刘永亨、冯国瑞等诸多名家,他们的作品不同流俗,即使放在今日之视角下审视依然灿灿生辉!只是由于宣传所限,他们很少被省外知之!
古人题字是非常讲究礼仪的,比如这种祝寿的对联,基本上都是楷书(亦有一部分楷书中夹杂行书笔意),较少隶书,写纯行草的几乎少见。在这点上和当代的书家有很大区别,当代不论是什么内容,千篇一律是一种字体,书文不合的现象十分普遍。比如说岳飞《满江红》,写成楷书就没有那种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意境了;再比如心经,写成草书也不适合,当然怀素写过草书心经,但“醉素”另当别论;再比如《泰山金石峪》,如果以秀美的楷书书写,必然少了磅礴之气;颜真卿写《祭侄文稿》一气呵成,虽多有涂改,但其悲愤之情跃然纸上,如果写成楷书,显然不行,毫无生机!
这里就引出了关于书体和内容协调的问题,这是当前普遍不太重视的,书家的心性与修养决定了他的取法、取向和最高成就。中国书协多年来提倡自作诗联,真正能做到的微乎其微,更不敢如古人一样在现场命题作文,由此我们的书法作品展示的是技巧而不是心性。比如我们看到一些楹联作品连基本的平仄关系都没有弄清楚,上下联颠倒,文字出现讹误,却依然堂而皇之的展示于众。在这个现象上来说,书法沦为了工具而不是文化!
尹旭《当代书法本体思考的现实意义》一文中说:“20世纪80年代初所开始的那场关于书法艺术的美学性质到底是什么的争论”,标志着当代书法本体思考意识的觉醒。今天,重温这个话题,依然有现实针对意义。“言,心声也;书,心画也”。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书法与文化具有重要的本体联系,中和之美成为书家遵循的美学原则。古不乖时,今不同弊。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新闻推荐
近日,市大气办工作人员对位于麦积区峡口某项目建设工地大气污染防治检查中,发现该工地存在一无证无照黑加油站,现场发现...
天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天水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