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徐媛
2月9日晚,麦积区三岔镇北峪村村委会大院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一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唤醒了乡亲们的记忆、留住了游子的乡愁,浓浓的文化年味溢满了整个村庄。
当晚七点二十分,上至妇孺老叟,下至顽皮孩童,齐聚乡村大舞台前,等待着村里的“明星”登台。七点三十分,2019年北峪村春节文艺晚会正式开始。村秧歌队带来的火红欢快的秧歌舞《过河》一出场就带动了全场气氛,紧接着灯笼舞《吉祥中国年》、手绢舞《山河美》、扇子舞《新年乐逍遥》及斗笠舞《水墨滴江美》等20多个节目轮番上阵,现场气氛热烈,文化味浓厚,欢快诙谐的精彩表演,让现场观众沉醉。
“这是我们村第一届春晚,具有里程碑意义。临近的村子三四年前就已经举办春晚了,而且每年都有。相比之下,我们村就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有点落后了。今年,在各方的支持下,村里的春晚办得非常成功,20多个丰富多彩的节目尽显了村民多才多艺、能文能武的自然本色。”村晚组织者之一韦应梅说。
“虽然没有华丽的舞台、绚丽的灯光,也没有精心的彩排与编导,但我们村的春晚是全村人的期待,所以显得既温馨又接地气。村晚吐芳的背后,是我们北峪村乡村振兴的脉动。”村民郭彦龙边鼓掌边告诉记者,他比较喜欢秧歌《过河》,热闹非凡,让小山村沸腾起来了,年味十足。
要说最喜欢的节目,郭彦龙竖起大拇指说:“那肯定是皮影戏呀!”“爱看皮影是我小时候的情结。那时候每到重要节日,老艺人就在村边搭起帐篷、挂起幕布,幕布后面是戏班子成员,几乎都是一个人扮几个角色,既负责乐器,又负责唱戏,唱戏的还负责演绎情节,但是他们一点都不会出错,场场精彩。自那时候起,我不仅对皮影戏好奇,更对皮影人好奇。”他笑着说。
从2月11日至13日,皮影传人王书连在村上接连表演了三天皮影戏,折子戏《三对面》《杀庙》《香山寺》《斩秦英》《三娘教子》《二进宫》《花亭相会》等经典皮影剧目,让大人小孩流连忘返、拍手叫绝。“我们北峪村的皮影戏班子具有几十年的历史,传承的是最古老的秦腔文化,因为地处深山僻村,受外面影响较小,所以保留着古色古香的独特风格。”王书连道出其中缘由。
皮影结束后,一场原生态的社火又在村里“转”了起来。一个个身着盛装、打着花脸的“脸谱人”,在全村人的期盼中,“转”到家家户户进行表演。社火走进谁家,村民便要燃放爆竹、焚烧纸钱、作揖迎接。在每家的院中,引社火的人会唱诵歌词,以祈求风调雨顺。“我们北峪村社火的‘转’,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给神转,二是给人转。给神转,即为神表演,表演多具原始宗教色彩,俗称耍社火;给人转就是社火必须到每家每户的院里表演,取意于原始宗教里的‘驱邪祈福’。”郭彦龙介绍说。
从第一届村晚到传统皮影,再到原始社火,北峪村愈久弥香的乡村文化将乡亲们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也带给大家前所未有的精神享受和文化自信,使他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新闻推荐
王军在新建项目汇报会上强调加快基础设施项目补短板狠抓重点产业项目强后劲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吴丽娜】2月19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军主持召开新建项目汇报会。他强调,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通力合...
天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天水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