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璟王雪梅
近日到秦州区天水镇采访,听当地的群众介绍,镇上的老年大学活动丰富多彩,还多次参加了市、区举办的文化展演活动。
记者慕名来到天水镇老年大学,看到在一个三层楼的几间教室里,舞蹈班、书画班、器乐班、合唱班“一应俱全”,教室也装扮得有模有样,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据天水镇文化站站长高向明介绍,成立于2017年底的天水镇老年大学坚持“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聘请当地“土专家”和市上的老师授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使老年大学成为了当地老年人的快乐大本营,越来越多的群众报名走进了老年大学。目前,天水镇老年大学由2017年的2个班增加到现在的舞蹈、书画、器乐、小曲、合唱、秦腔等8个班,学员达到120多人。同时,镇老年大学还在古集、青年2个村设立了教学点,为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提供了便利条件。
64岁的武菊莲是天水村一支广场舞蹈队的领队,之前她和队员们自掏腰包,自娱自乐组织活动。“镇老年大学成立后,我们不仅不用掏腰包,还能参加更多更大规模的文化活动。”她说。
“虽然我们老年大学才成立1年多时间,但参加的市、区活动多,获奖也多,更让我们增长了见识。”武菊莲告诉记者,“我们舞蹈班一天天壮大,大家的舞技也在不断提高,都成了‘舞林’高手。”
见到记者来访,老年大学的学员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年逾六旬的安漏就是其中之一。她说:“舞蹈班是老年大学里学员最多的,有三个班。大家刚开始互不认识,后来通过一起跳舞渐渐成了好朋友。跳跳舞、唱唱歌,大家开开心心,有益身心健康,这样的班开得太好了。”
柴映花是天水镇老年大学副校长,也是舞蹈班学员。她说:“班里的不少老年人都因为跳舞学会了用电脑。我现在每天都在电脑上看跳舞视频,或者下载到手机上,然后跟着学。”
在柴映花看来,老年大学给了她学习的机会和动力。
每到逢年过节,柴映花总会组织排练一些应景的舞蹈,如《十送红军》《献给妈妈的歌》《十唱政策好》……“马上过年了,我们正在排练过年的舞蹈,喜庆喜庆。”柴映花告诉记者。
“真的离不开你了,我们的精神乐园!”在采访中,许多学员道出了心声。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郝勤学】春节临近,1月21日下午,市委书记王锐看望慰问联系专家——甘肃电器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平,向他致...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