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孙燕芸
作为甘肃省唯一入选国家一级博物馆的地市级博物馆,天水市博物馆以其精湛的陈列、优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和独具特色的魅力,吸引着众多中外游客纷至沓来。2018年12月20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媒体采访团专访了市博物馆馆长李宁民,听他讲述天水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路。
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1986年由天水城隍庙搬迁至天水伏羲庙。2004年5月,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胡氏民居南宅子交由天水市博物馆管理。2014年,成立了天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目前已形成集博物馆职能、古建保护利用、文化遗产保护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体系。“博物馆刚成立时只有工作人员3人,库房面积只有几十平方米,收藏的文物都堆放在地上或者简易的柜架上,无法开展有效保护、展示和利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现在博物馆的条件和当初成立时相比可以说是天壤之别。”李宁民介绍,市博物馆现有各类藏品38989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1188件。展览内容以“文化天水”为主线,包括序厅、基本陈列和书画碑拓等6个专题陈列,隋贴金彩绘围屏石榻特展1个,以及2个临时展厅和1个多媒体演播厅。同时,通过实施“科研兴馆、人才强馆”战略,各项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在文物保护修复、古建筑修缮、陈列展览、非遗保护传承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取得了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资质,已具备玉器、石器、陶器、铁器、铜器、书法绘画等文物的保护修复条件与专业队伍。联合北京国际友谊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兄弟单位先后成功举办了“至尊国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礼品展”“张大千书画展”“吴昌硕书画展”“齐白石绘画展”等极具影响力的文物和书画类展览,接待游客从2000年初的每年三四万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近100万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多年来,市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伏羲祭祀礼仪的挖掘保护并积极开展传承工作,不断规范公祭伏羲大典和民祭活动。经过多方面努力,2005年,公祭伏羲大典升格由甘肃省人民政府主持祭祀。2006年,由天水市博物馆申报的“太昊伏羲祭典”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以公祭伏羲大典为主的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被国际节庆协会评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十大节会”和中国节庆50强。公祭伏羲大典和伏羲庙春节庙会、秋祭伏羲民祭活动的开展,为宣传天水、扩大对外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采访结束时,李宁民告诉记者,在以后的发展中,天水市博物馆必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天水文物保护事业和旅游业发展再立新功。这座汇聚着天水历史文物精华的殿堂,将会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面貌,向人们展示中华古老文明的博大精深和永久魅力。
新闻推荐
1月7日,在秦州区南山云端滑雪场,前来赏雪游玩的游客们络绎不绝。据了解,时值冬季,天水市冰雪旅游需求旺盛,赏雪、玩雪成...
天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天水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