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甘融
“咱们这里的花牛苹果甜度高、品质好,不比‘红富士’口感差,但长期卖不上好价钱,老百姓挣不到大钱。作为甘谷人,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在外漂泊闯荡了16年后,巩双海决心回到自己的家乡——天水市甘谷县巩家村,为乡亲们做点事。
2009年,巩双海自筹资金200多万元,流转农民闲置山地246亩,吸纳社员43户,入股土地258亩,建立了集林果种植,鸡、猪饲养以及采摘、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经过近10年的经营和发展,前后共计投入600多万元,巩双海的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林果面积达到504亩,其中栽植优质花椒8470株、花牛苹果19250株。
合作社做大了,老巩的压力也增大了。“今年苹果虽然丰收,但价格却有所下滑,不能让村民种的果子砸在自己手里。”正当他犯难时,想起了自己在深圳做进出口贸易的小儿子。
今年八月,巩双海的小儿子巩仕杰知道父亲的烦恼后,立刻从深圳赶回家乡。看到村里红彤彤的花牛苹果卖相十足,在外长期与电子商务接触的他敏锐地察觉到,可以用时下最流行的“短视频”营销模式来销售家乡的苹果。
“我们从九月初请来专业的短视频拍摄团队,专门针对花牛苹果的特点制作宣传视频,在各大短视频平台和微信朋友圈投放,产生了‘病毒式’的转播效果。”巩仕杰告诉记者,短短一周时间,视频点击量就超过了20万。
经过此一番操作,老巩的苹果“火”了起来。“高峰时一天卖出去5200多箱。”面对全国各地客商的追捧,这里的花牛苹果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
“销售量大了,咱们的运费也下来了。”巩仕杰说,去年一箱苹果发往南方的运费是22元,今年销量上去后运费每箱谈到了8元,省下来的运费可以让更多合作成员受益。
据了解,这里的合作社不断强化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为社员及周边群众提供产前物资供应、产中技术服务、产后商品化处理及销售一条龙服务,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拓展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占有份额,增加企业和农户经济效益,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
如今,老巩的合作社已经带动贫困户107户462人,这些贫困户不仅种苹果、花椒有收益,每年采摘季节,在提供伙食的情况下,以一天80元的价格雇他们采摘苹果,并请专家定期给他们进行种植技术培训。
老巩的合作社取得如今的成绩和甘谷果业“大环境”息息相关。甘谷县是甘肃省确定的18个苹果生产重点县之一,也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命名的“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果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甘谷县按照“建基地、树品牌、抓培训、拓市场”的总体目标,通过行政推促、财政扶持、整合项目和资金等措施,全县果品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通过多年努力,全县南部浅山区、北部浅山区、散渡河流域、清溪河流域、辛集流域、西小河流域六大果椒产业带基本形成,产业效益日渐突出。
截至去年底,甘谷县果园总面积超55万亩,果品总产值19.73亿元,其中贫困村果园面积达到17.8万亩,果品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为了拉伸果品产业链,抵御价格波动风险,甘谷县从2013年开始,通过争取实施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果品冷藏库项目和贫困村果蔬保鲜库项目,目前已在苹果主产区建成百吨级果品冷藏库173座,鼓励引导果业合作社和果品营销企业自行新建冷库50座,果品贮量达8.5万吨。仓储设施大大减少了果品产后损失,延长了产业链,增加了果农收入,促进了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和果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未来,我会努力争取把咱们的苹果卖到国外,让外国人吃到正宗的甘谷花牛苹果。”在巩仕杰的心里,家乡的苹果是最甜美的。
新闻推荐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青联、甘肃省青基会、甘肃省青企协共...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