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谷县地方志编撰中心主任王赟博看来,几十年间变化最大的是教育事业的发展。每当他看着乡镇中小学校,乡村幼儿园宽阔气派的大门,绿茵茵的草坪,整齐排列的教学楼时总是感慨不已,也忍不住回忆起自己的学生生涯。
1965年,王赟博出生于新兴镇磐石村,贫困和艰难是他对童年最深的记忆,这种艰难体现在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教育。“我们小时候上课连教室都没有,借用村里的民房上课,教室里的桌子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台子,上面再抹上一层水泥,板凳也是土台子,坐上去又凉又硬。每当天气转凉,家里的大人就用玉米皮编一个圆盘垫上,那时侯的学生有个垫子就很满足了。”王赟博说,他每年都会编写甘谷年鉴,一个最令他引以为傲的成就是甘谷县连续二十年高考上线率位列各县区前列,甘谷县特别重视教育,教育教学环境和基础设施在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如今,走到甘谷县的各个村镇,当地最好的最气派的建筑一般都是学校,老旧的校园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挺拔的教学楼、多彩的操场、明亮的教室、崭新的桌椅,完善的教学设施,绿色的草坪,处处彰显着现代化学校的气息,无数个学子像一朵朵鲜花绽开了希翼、摇曳着生机。
除此之外,令王赟博感触颇深的还有吃饭问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吃不饱是甘谷人民普遍遇到的问题,老百姓都将生活的希望寄托在收成微薄的黄土地上。甘谷县山多川少,干旱少雨,人多地少的县情使甘谷人民常有饥馑之忧,果腹尚且无法实现,更没有想象过美食的存在。
“吃食主要以洋芋、高粱、玉米和胡萝卜为主,白面很少吃,一般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因为洋芋高粱容易生长,产量高,所以农民的地里大多都种这些农作物。”王赟博说,在他们生活最艰苦的时候,玉米都无以为继。父母亲曾经背着洋芋到陕西去换玉米,以此来获得一点食物。当时去换玉米的人很多,那时候流传着“甘谷人多土地少,半年劳动半年跑,半年不跑吃不饱”的说法。
“而这一切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了很大改善,包产到户的甘谷县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积极性上来了,收入一下子提高了,过去吃不饱饭的农民能吃饱饭了,现在人们吃饱饭已经不是问题,而是更加注重营养保健,讲究吃得健康、营养、绿色。”王赟博说。
王赟博的脑海中有一个难以忘记的画面,就是母亲在煤油下缝缝补补的场景。“几乎每天夜里,在做完各种家务后,母亲都会坐在煤油灯下穿针引线,缝补我们的衣裤。那时候我们穿的衣服上到处都是补丁,袖子口、屁股上磨破后棉花都出来了,也可能大家都穿的破破烂烂,因此也没人笑话谁的衣服破烂。”王赟博感慨不已,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多姿多彩,衣着样式新颖、个性突出、色彩缤纷。
“甘谷解放的时候只有十几万人口,现在人口六十几万,老百姓生活物质充足丰富,琳琅满目,小到居民生活,大到整县面貌,都发生了巨大而又深刻的变化。今天的生活确实来之不易,费了好多人的艰辛努力,我们确实需要重温历史,不忘初心,从新出发,要把以后的日子还要比现在好。”王赟博说。
□见习记者马凯
新闻推荐
新技术让大手术秒变“小手术” 市一院帮扶甘谷县人民医院开展首例微创PKP手术
本报讯【通讯员郭虎兵移艳红】近日,在市第一人民医院对口帮扶医师郭虎兵主刀下,甘谷县人民医院又成功开展一项新技术——...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