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天水南宅子楹联书法赏析之三萱堂梓里联

来源:天水晚报 2019-03-26 11:49   https://www.yybnet.net/

□刘玉璞

楹联对联又称对偶、门对、对子等,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是一种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它是中文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而且与书法息息相关,结合十分紧密。

本期对悬挂在天水南宅子杨家楼的一副清代咸丰年间的贺联进行浅析,以飨读者。

萱堂辉宝婺天上德星人间寿母;

梓里耀彩衣谋承燕翼宠荷荣光。

上款为:大淑德张母牛孺人八旬荣寿暨嗣君荣身大庆;

下款为:敕授文林郎江西候补知县愚晚骆汝骧顿首拜题。

楹联释义:女神照耀着母亲的居室,像天上的德星一样吉祥,母亲宛如人间的老寿星;老养父母的光耀事迹传遍故乡,承受着为子孙谋虑的美名,接受朝廷的恩赏、恩宠和荣光。

联中“燕翼”一词,在南宅子众多楹联中最常见,从注释中来看,其出自《诗经·大雅》,是约定俗成的比喻词。考古人诗词,其题材、用词、用典多有重复者,无非为美辞藻、协格律、去芜杂、饰委婉、避忌讳、资论据、切题意、借意蕴、寓寄托之故也。在这些方面,今人应当共同努力使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南宅子杨家楼是在城市拆迁中为了保护文物异地迁建而来,原主人杨名显,字潜伏,号心虞,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生于秦州,系崇祯三年庚午科(1630)举人,官授山东汶上县县令,未及上任适值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经人劝说,以"事清犹事明"之理使杨名显复出仕任,曾任山西山阴县令、广东布政使。在任期间为官清廉,廉谨自励,不事笞朴而吏畏民怀,为此当地百众为其建立了一座生祠以祭祀。顺治十年(1653)癸已秋,清朝政府欲将其升任两广总督,但因其重病,医治无效卒于广东官邸,时年51岁。殁后,顺治皇帝连发三道圣旨褒扬,追封通奉大夫,诰封其先祖、父母、妻室。

对联作者骆汝骧(生卒不详),字云衢,甘肃伏羌(今甘谷)城内孙家巷人,光绪辛丑科副贡(公元1901年),敕授文林郎江西候补知县。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主讲朱圉书院。其文采书法在当时颇有影响。联句书法结体工稳,笔力厚重,中宫收紧,既有颜真卿的敦厚感,又结合了欧体的瘦劲,虽骨力毕现而不失雍容,即使难以脱出馆阁体的窠臼,但亦属上乘。其作品散见于天水、甘谷等地。

据考证,骆汝骧与清代骆秉章同祖。唐中宗嗣圣元年(公元684年),骆宾王之弟骆宾侯由浙江义乌首迁陕西泾阳县。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其后代世袭指挥使(正三品官阶)骆隆德次迁於甘肃陇西县。卜居陇西北关弱水巷、板门巷。明神宗万历七年已卯(公元1578年),骆纶由陇西再迁伏羌(今甘肃省甘谷县),定居城内北街孙家巷。骆纶生四子,伯、仲、叔、季,伯居孙家巷,仲居沙家巷,叔居渭北雒家庄,季亦居渭北。骆纶为伏羌骆氏始祖。传至骆秉章已经是自骆纶而后的十世孙了。

对联质地采用木质本色,传统阴包阳刻工,涂蓝色。上联部分字色彩有掉落,不影响分辨。上部分雕云头,下部分雕莲花座,做工精细,反映了当时的制作水平。

■■■

新闻推荐

长安断章 我读周媛《风起长安》

慕明媛很少能这样纯粹地浸润到一本散文集中,周媛的《风起长安》成了例外。散文,追求的是对文字的极致锤炼和结构的巧妙把控...

甘谷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甘谷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天水南宅子楹联书法赏析之三萱堂梓里联)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