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扶贫车间”助农拔穷根 □天天天水网记者 何永德 张文都

来源:天水晚报 2019-02-26 11:48   https://www.yybnet.net/

送岗上门、就近就业,让不少身在农村的“就业边缘人”变身产业工人,甘肃省腾达实业有限公司以“授人以渔”的思路,以“培训+就业+增收”的方式,将“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为天水市脱贫攻坚创出一条新路子。

2月22日,农历正月十八,记者走进位于甘谷县六峰镇六峰村的腾达实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一张悬挂在墙上的员工工资公示牌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在这个工资表上,大部分员工的工资都在2000多元以上,有的熟练工拿到7000元的工资。

“春节一过,我们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制衣服,党的惠民政策让我们就近打工实现就业,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到钱,心里踏实多了!”担任车间主管的杨托芳说,她曾在北京一家制衣厂打工,她的年薪20多万元,虽然收入高,但两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老人也需要照顾,她只好放弃了高收入,回乡就近干起了老本行。

“新年新气象,这里的订单多,生意很红火,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杨托芳告诉记者,她在北京打工多年,学到了服装设计、制版、营销等技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大部分从事缝纫工作的员工来说,“打铁还须自身硬。”还要手把手教他们学技能,有了一技之长,这些妇女们才能谋得一份好工作,获得好的收入。

“‘扶贫车间’是帮助群众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建在群众家门口的精准脱贫产业企业。”六峰镇党委副书记王少飞告诉记者,“扶贫车间”的成立是全面落实精准就业扶贫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按期脱贫、全面脱贫、真实脱贫、稳定脱贫、绿色脱贫的新举措。

“‘扶贫车间’采取‘政府+企业+贫困户’的形式,以劳动力就业密集的服装加工业和手工编织业为主要载体,把培训和就业机会直接带到了贫困户家门口,是一条‘车间驻村、居家就业、群众脱贫、集体增收’的新路子,是有效的精准脱贫手段。”王少飞说,经过多半年运作,在“扶贫车间”上岗的贫困户,平均每月拿到1800元的工资,既保障了村民稳定脱贫,也鼓舞了她们的信心——一直以来只能看家务农的农村妇女们,如今成了产业工人,也能挣钱养家了。

目前,腾达公司已在甘谷、东乡等8个县区建成“扶贫车间”48个,实现就业2580人,另有10个“扶贫车间”正在建设,预计总就业人数可达到3000人以上。在已就业的人员中,有2090人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81%。

新闻推荐

合作社成产业扶贫“金钥匙”

□通讯员王慧敏2月12日,位于甘谷县北部山区的金山镇蒲家山村,积雪还未完全消融。大清早,踏雪而来的村民,围在村委...

甘谷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甘谷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扶贫车间”助农拔穷根 □天天天水网记者 何永德 张文都)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