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新闻 清水新闻 秦安新闻 甘谷新闻 武山新闻 张家川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天水市 > 甘谷新闻 > 正文

“寻迹放马滩”全国青年书法研讨会摘要

来源:天水晚报 2018-08-28 11:36   https://www.yybnet.net/

麦积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阎小鹏

书法家、南吴门书社总执事 李双阳

我们聚集在秦国故地、放马滩秦简发掘地——天水市麦积区,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评论家举办这次“寻迹放马滩”主题研讨会。重温包容、开拓、坚韧的先秦文化精神,寻味放马滩秦简静穆、拙朴、革新的艺术魅力,共同探讨这一瑰宝的学术价值,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

天水市政协副主席 王振宇

天水市文化馆馆长 李靖

此次研讨会推动西北乃至全国简牍创作的一个起点。天水放马滩秦简以及甘谷汉简从艺术的角度讲,很多都是汉代书法的精品,不仅是汉书的典范之作,而且还有篆、隶、草、行、楷多种书法出现和流变。

中华文明流传有续,简牍功不可没。它们见证文脉之昌,记录过往沧桑。这是秦汉历史和丝绸之路文化的资料宝库。

甘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有着相当丰富的书法资源和一批留名青史的书法家。甘肃传统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彩陶纹饰中蕴含的书法基因,是探求中国书法的重要源头。出土的钟鼎铭文展现了商、周书法的演变,敦煌遗书和秦汉筒牍的发现,弥补了书法史研究的许多空白。成县《西狭颂》是东汉摩崖石刻的杰出代表,是汉隶的经典之作,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东汉末年赵壹(天水人)的《非草书》是中国书法批评史上的开篇之作,具有划时代意义。张芝、索靖等引领时风,开宗立派,为后世师表;胡缵宗(秦安人)、王了望、朱克敏、唐琏、魏振皆、张邦彦(天水人)、魏学文(甘谷人)等先贤皆为一代大家,各显风流。由此可见,甘肃书法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

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放马滩秦简文化研究力度,探讨书法文化和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策略,进一步提升天水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全市文化经济协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先秦人民很勤劳,研究秦代简牍,必须要接受这个时代,历史的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天水书法的文化底蕴也是非常深的,也是天水人民的骄傲。

此次南吴门书社来到天水不是简单的一次展览,重要的是一次思考。

在未来无论是放马滩秦简还是甘谷出土的汉简,我们追寻的是古文字瑰宝。

南吴门书社秘书长 董水荣

放马滩秦简生动记载了秦国故地秦人的生活画卷,体现了周秦文字手写的原始风貌和字体演变过程,是天水市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放马滩秦简作为古人亲笔书写的实物,保留了大量鲜活的用笔细节,在点画形态和结字构形上都能准确传达古人书写的真实面貌,体现了独特的审美追求和高超的书写技艺,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

天水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周宇春

“寻迹放马滩”全国青年书法研讨会现场

甘肃省简牍博物馆科技保护部主任 马智全

今天我们寻迹放马滩,就是要找寻那种苍茫、宏阔、雄强、豪迈的气魄。这种气魄存在于秦简、汉碑、汉简、魏碑等书体之中。天水放马滩秦简、张家川县河峪颂摩崖石刻、清水北魏秦亭碑是这些书体中的代表之作。延续祖先生生不息的文化血脉,创造新时代正大繁荣、昂扬向上的书法艺术精神,是我们天水书法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因版面有限,选登部分与会代表发言)

□本报记者 雷佳整理

二十世纪以来,大量简牍资料的出土,为战国秦汉三国魏晋社会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简牍对一些新兴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逐渐进入历史地理研究者的视野。

从学术研究的科学角度来看,简牍文献是最为可信的历史资料。

新闻推荐

天水市下达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资金1525万元

本报讯【记者罗双红】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天水市下达2018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资金1525.44万元,其中省...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迹放马滩”全国青年书法研讨会摘要)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