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雄
沿着柏油路前行,一排排灰白色调的窑洞整齐地排列在山脚下,路两旁栽满了翠绿的松柏,休闲亭子、亲水平台、公共厕所等分布有序。民宿小院是用石头堆砌的围墙、木头做的院门,年代已久的石碾子、喂牲口用的石槽都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这是3月18日,记者在宝塔区冯庄乡康坪村看到的乡村画面。
冯庄乡纪委书记白喜军告诉记者,近年来,康坪村把人居环境改善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污水处理、垃圾处理、改水改厕,全村人居环境大为改观,美丽乡村已具雏形。
其实,不单是康坪村,2017年,宝塔区以创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美丽宜居示范村为目标,分层次、分步骤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不仅农村人居环境有了提升,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力。
让村庄美起来
康坪村村民尹治军家的小院干净整洁,院子里有一排四孔窑洞、秋千架、石桌与石凳、石头打造的鱼缸,旱厕改成了水厕。
“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尹治军笑着说,“村里新建了3300平方米连栋温室大棚,新建、改造了50座标准温室大棚,改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生产生活都非常方便。”
康坪村采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的办法,对全村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配备了228个垃圾分类处理收集箱,设置了15个村级收集点,成立保洁队伍,用保洁车清运垃圾到填埋场处理。村上还设有“垃圾兑换超市”,村民可以用垃圾兑换生活用品。这样一来,带动了村民捡拾垃圾、美化环境的积极性。康坪村已建成1座200立方米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站,采取微机全自动化控制处理系统,污水不出村就可以全部处理。康坪村还将全村114座旱厕改造为水厕,实施了天然气入户工程,让村民与城市居民一样,过上了现代文明的新生活。
宝塔区所有村庄都和康坪村一样,将环境卫生整治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首要任务,全面开展农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改造,建设清洁家园。2017年,全区创建清洁乡村100%,曾经“脏乱差”的村庄变得“水清、路平、灯明、村美”,面貌一新。
让村民富起来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让村庄美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这样才能留得住人,守得住乡愁。”宝塔区河庄坪镇赵家岸村党支部书记王年军说。
3月18日,记者在赵家岸村看到:干净的街道两旁,是生机勃勃的绿植;村口的广场上,老人闲坐畅聊,孩子们追逐玩耍;宽敞明亮的房间里,妇女们忙着在智慧广电网连接的电视上出售自家的特色农产品。
通过美化、硬化、亮化、绿化“四化建设”,赵家岸村建起了休闲广场、硬化了道路、绿化了村庄,并建起了污水处理站、智慧广电网,彻底改善了村里的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培育特色产业有机结合为振兴乡村注入了活力。在上下两层16间崭新的房屋里,记者见到了赵家岸村的致富能手薛永强。他家的房子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自己烧锅炉取暖,24小时有热水。客厅绿植茂盛,家电、家具一应俱全。
2008年,在河庄坪镇政府的支持下,薛永强申请了5万元无息贷款,去西安学习了一个多月蘑菇种植技术,开始建大棚种蘑菇。第一年他种了7000袋蘑菇,2009年收入3万多元。通过慢慢摸索,薛永强种蘑菇的技术越来越精湛,之后几年他加大了资金投入,扩大了种植规模。2017年,薛永强仅种蘑菇就收入近20万元。
“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今年,我想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同时,带领村上年轻人和我一起种大棚蘑菇,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薛永强自信地说。
据介绍,近年来,赵家岸村通过大力发展规模化养殖、苗木花卉种植及休闲垂钓、农家乐等特色致富产业,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幸福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王年军表示,好日子才刚开始,下一步,赵家岸村要搭上乡村振兴的快车,把村里剩余的400亩山地全部流转回来,通过合作社的形式,建成现代化果业生态观光园,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农村的环境越来越美了,成了城里人游乐体验的好去处。今年,我们准备打造一个体验式的农产品特色采摘园,同农家乐融为一体,完善生态旅游产业链。”王年军信心满满地说。
“‘面子\’要美丽,‘里子\’也要提升档次。村庄要干净美丽,也要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就是要让乡村宜居、宜业、宜游,为振兴乡村注入活力。”宝塔区副区长贾君亮说。
目前,宝塔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步入新阶段: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旅游勃发、创新创业火热……320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清洁乡村,128个村创建为生态乡村,37个村创建为美丽宜居乡村。康坪村、赵家岸村、甘谷驿镇代家沟村被省住建厅、环保厅等4部门联合评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
新闻推荐
三月杏花开 新阳等你来 ——新阳杏花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节新闻推介会侧记
□本报记者洪波“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北宋文学家宋祁《玉楼春》上阙所描绘出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初春美景。又到一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节,...
甘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