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王慧敏】甘谷县坚持将退耕还林工程作为推动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和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途径,创新土地流转建园、业主承包建园、合作社建园三种模式,重点推广以苹果、核桃、花椒为主的经济林。目前,全县有果园面积42.5万亩,总产值达到12.35亿元。
推行土地流转建园模式。鼓励民间资本和企业参加土地流转建园,建成了大像山镇黄家窑、新兴镇十字道、六峰镇将军岭、谢家湾乡大道坡等一大批规模发展、标准化管理的示范园,有效带动全县果品产业转型发展。
推行业主承包建园模式。选择有资质、信誉好、实力强的业主承包林业生态工程,采取四包责任制,即包苗木、包栽植、包成活、包三年管理。从区域面积、造林类型、质量标准、承包方式、苗木规格、栽植技术、抚育管理等方面加强指导服务,规范工程管理,确保栽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推行合作社建园模式。打造沃丰果品、蒋老五花椒种植、安远店子苹果等一批叫得响、名气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产业带动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发挥农民供销互助合作社的作用,以代耕代种、大田托管、互帮互建等方式为主,对建园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等问题逐一解决,构建覆盖产、加、销各环节的综合服务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党支部+供销互助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成为助推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
新闻推荐
□特约记者刘燕一场秋雨过后,正是果树建园的好时节。甘谷县谢家湾乡谢家湾村农民汪义明的地里,人头攒动,铁锹挥舞,不时传来欢声笑语,村上农机服务队正在帮助汪义明建设果园。“都...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