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小哲
磐安镇十甲坪村村民张胜平是甘谷县培育富民产业的受益者,靠种植大棚,今年他家的收入达到5万元。9月22日,张胜平对记者说,为寻求致富门路,他务过工,跑过运输,然而真正让他摘掉“穷帽”的,却是家里的4个蔬菜大棚。如今,他家不仅有了存款,还住上了新房。
近年来,甘谷县调整贫困区域种植结构,努力发展蔬菜、果椒、养殖等扎根性主导产业,建成了渭河川道区百里设施蔬菜长廊、南北浅山区两条百里林果带和“一园两带三片”养殖经济圈,贫困村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果园面积达到19.47万亩,畜禽饲养量达到31万头(只)。今年,按照贫困群众户户有增收产业的要求,新发展蔬菜1.6万亩、果园5.4万亩。
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针对南后山区高寒阴湿的区域特点,发展架豆王产业,亩均收益为同期粮食作物的5倍,增加了群众收入。针对规模效益不够的问题,推进农村土地改革,推行整片带产业开发模式,培育“一村一品”。流转土地10.48万亩,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350个、龙头企业79家、家庭农场35家,带动贫困群众8700多户。完成新型职业农民、贫困户劳动力、“两后生”职业技能等各类培训2.1万人(次)。推行“2+1”帮联模式,由1名双联干部联系1名技术能手或致富能人,结对帮扶1户贫困户。实施“百千万农技结对帮带”工程,实现农技帮带放大效应。新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建成农产品产地市场12处,发展销售中介组织189个。建成了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和乡镇服务站,创建了“天谷商城”电商平台,率先在贫困村和产业示范带筹建电子商务服务点122个,实现网上交易9900多万元,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小哲】今年以来,甘谷县把扶贫开发作为优先保障的重点,注重统筹各方面资源,加大资金整合力度,投入***资金将达.亿元,有力地推动***精准脱贫工作顺利开展。今年,甘谷...
甘谷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甘谷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