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姬旺芳实习生闫波】9月28日,记者在天水市果蔬交易市场、秦州区四十铺村果农家中、秦州区皂郊镇组装式果蔬贮藏点、麦积区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看到,一座座果蔬贮藏保鲜库里堆满了刚采摘下来的苹果、梨等当季果品,果农王学森介绍,这些果品来年将会买到比今年翻几翻的价格。这是天水市实施农产品补助项目给果农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13年以来,天水市先后组织秦州区、麦积区、甘谷县实施了农产品初加工补助政策,4年来共落实国家奖补资金5394.9万元,总投资1.9亿元,建成果蔬贮藏保鲜库528座,涉及三县区的111家农民合作社和41户农户,新增贮藏能力8.2万吨,累计减少苹果产后损失1.8万吨,贮藏环节增收2亿元以上,补助政策的实施发挥了“减损增供、均衡上市、稳定价格、提高质量、促农增收”的作用。在农产品补助政策实施中,天水市坚持重点产业、集中连片建设和惠民为民的原则,积极引导实施项目的农户和合作社按照农业部专家编制的苹果、梨等15种水果的贮藏保鲜规程操作,达到建、管、用并举,力求做到“一库多用”、“一年多用”,发挥最佳使用效果。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项目实施以来,切实有效解决了全市农产品贮藏难、地头贱卖等问题,缓解了集中上市的销售压力,延长了销售周期,提高了附加值,增加了果农收入,在初加工项目的带动下,近4年全市每年新发展果园面积10万亩以上,新发展蔬菜面积3万亩以上,促进了产业增效、农户增收。
果品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贮果业、果品包装业、加工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并解决了当地闲散劳动力就业。记者看到,果园旁边、村头街上、交易市场,兴建起一座座果品贮藏保鲜库,这些由国家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实施而建设的果品贮藏保鲜库,深受果农的欢迎。
贮藏企业是果农们的坚强后盾,果品收获后,果农们会第一时间送到果蔬贮藏库。这样一来,果农们吃上了定心丸,不用为销售的事发愁,公司也不用为货源的事着急,初加工项目的带动给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农民带来了新生活的曙光,也改变了他们固有的传统观念,正引导着他们逐步走出贫困、奔向富裕之路。
新闻推荐
近日,市第一人民医院13名副高以上专家,赴医联体成员单位甘谷县人民医院开展大型诊疗活动,专家们通过座谈、查房指导、学术讲座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基层医院管理、经营状况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医院...
甘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甘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