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鹏 通讯员 李天琪
仲春时节,阳光照耀着广阔的甘谷大地,甘露滋润着万物生灵。在甘谷磐安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拉着记者的手激动地说:我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在有生之年能吃到干净安全的自来水,真的感谢党和政府。老奶奶的一席话道出了甘谷县民生水利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绩。
过去的一年,甘谷县水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水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于解决民生问题,以争取水利项目为重点,以实施水利工程为主题,以强化水利管理为抓手,以夯实党建基础为保障,精心部署,强化措施,扎实苦干,狠抓落实,真正将水利项目铸造成富民工程、民心工程。
安全饮水润民心
甘谷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渭河上游,自然条件较差,干旱少雨,农村饮水困难,饮水安全没有保障是多年来全县农村群众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制约农村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遇旱情,群众天不亮就得到沟里排队等水,近的一二个小时,远的三四个小时,完全靠畜驮、人背、车拉解决吃水问题,山区群众把大部分的精力和希望都纠缠在找水和拉水上。在旱情特别严重的时候,沟泉水源日渐枯竭,连浑浊的“黄泥汤”也成了求之不得的甘露。有一个惊人的数字最能说明问题,全县5镇10乡,总人口63.02万人,其中饮水不安全人口竟达46.35万人。群众有所求,政府有所应,甘谷县水务部门急群众之所急,将如何让近五十万人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作为他们的的首要任务。2005年国家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以来,截至2014年底,甘谷县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建成了磐安、崖湾、六峰、西北部、东北部、十里铺等6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37.24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的80.36%,同时解决了区域内368所学校和94316名师生的饮水困难。
据介绍,2015年将实施甘谷县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西北部农村饮水安全扩网工程和六峰镇农村饮水安全管网延伸工程,解决6个乡镇77个行政村18454户91044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和区域内100所学校28570名师生的饮水困难,至2015年底将解决十二五规划中全部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堤防工程安民心
走在清溪河礼辛乡寨子村至尉坪的大堤上,仿佛置身于一个绿色生态、充满生机的世界:一排排整齐的树木,一簇簇随风摇曳的花朵,一方方枝繁叶茂的生态园,一座座码放整齐的备防石,一处处景色优美的险工风景园区,一片片硕果飘香的果树园林,美好的自然景色,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就是清溪河礼辛乡寨子村至尉坪堤防工程。据了解,该工程总投资2510万元,新建堤防19.566km。该工程的建成将为保护礼辛乡5村1.62万人和2.38万亩耕地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深受洪水威胁的不止礼辛乡,磐安镇的李家庄和杨赵村位于渭河干流上,多年来深受渭河的水患,给两岸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2014年8月,李家庄南河至杨赵村段治理工程上马,该工程总投资1413万元,新修堤防4.89km。同时完成南河至磐安大桥段砂堤填筑,基础开挖280米,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西崖至马家沟口段砂堤填筑,基础开挖200米,混凝土浇筑100米;完成李家庄至杨赵村段砂堤填筑,基础开挖320米,混凝土浇筑正在进行。累计完成投资848万元,预计明年汛前全面完成,建成后将保护3个乡镇4370人和2030亩耕地安全。
农田水利富民心
甘谷县农田水利工程多数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年久失修,近一半农田“靠天吃饭”,水库大都“带病”运行,中小河流治理滞后……这些“硬伤”,反映出水利建设“基础薄弱、欠账太多、全面吃紧”的局面。
为改变这一局面,该县近年作出“大兴民生水利建设”的战略决策,逐年追加市级财政投入,并积极向上级争取水利项目和资金,先后上马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续建项目,现代农业设施蔬菜产业示范园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八里湾乡谢家沟村淤地坝工程,同时整合农综水保项目、整村推进扶贫梯田项目、巩固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项目、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口粮田项目、省级投资土地整理项目和甘肃省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涉及梯田6.62万亩,总投资9257.03万元。该项目2014年3月开工建设,新修梯田6.62万亩,完成投资9257.03万元。建成了阳屲梁2万亩梯田建设示范点和鸭儿沟流域、柯罗沟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小流域。2014年8月1日,全市梯田建设现场会议在甘谷召开,对该县梯田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八里湾乡谢家沟村淤地坝工程的建设,为该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心系群众得民心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着力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是各级党委应始终高度重视的课题。
过去的一年,甘谷水务人严格按照县委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安排部署和具体要求,紧密结合水利工作实际,扎扎实实做好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落实整改、建章立制三个环节的各项任务,有力地提高了全系统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增强了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促进了群众反映的热难点问题的有效解决,一些水利民生实事得到有效落实,实现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目标。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使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真正触及灵魂,在全系统形成了一种干事创业、真抓实干的良好风气和比业绩、比贡献、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增强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激发了全体干部的工作热情,保证了水利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回首过去,甘谷县广大水务工作者们问心无愧,展望未来,他们将进一步锐意创新、不断进取,续写甘谷民生水利新篇章。
新闻推荐
◇记者程健实习生王敏文/图关键词:汽车南站交通事故线索报酬鑫报讯5月6日晚19时40分许,汽车南站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农民工骑着摩托车路过汽车南站时,被一辆由东向西行驶至南站门口后左...
甘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谷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