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姜言明 刘涛
通讯员 刁琳波 报道
本报新泰讯 4月5日凌晨4点,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华恒矿业17名职工经过两天一夜颠簸,跨越4000余公里,最终到达新疆伊犁一矿。
截至目前,新矿集团新疆基地和内蒙古基地共接收华恒矿业职工761人,金黄庄矿业职工210人,华泰矿业职工300人,盛泉矿业职工298人。由于本部资源枯竭,山东能源新矿集团旗下的华恒矿业、华泰矿业、盛泉矿业等矿井根据国家化解过剩产能政策陆续关井退出。职工安置分流被放到了集团发展头等重要位置。
“我们采取分流安置、内部退养、退休、留守等7种安置方式,这7种安置方式囊括了职工各类不同需求,任何职工都能找到一种或多种适合自己的方式。”华恒矿业人力资源部孙兆林介绍,截至今年1月31日,该矿井全部在册2882人,其中因矿井关闭退出造成失岗的1516人。
按照新矿集团“整建制”转移的安排部署,该矿井针对员工不同情况,坚持分类实施、严格政策规定、员工自愿选择等原则,对照政策规定实行不同安置办法和政策,细化分流方案,最大限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解决上千名职工再就业问题。
关停矿井设立了“政策解读办公室”,全面解读政策,并及时了解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向员工解惑释疑。职工的个人出路,企业来“兜底”,为再转岗、再打拼的职工撑起了一片天,合理详细的分流安置方案得到了职工拥护和点赞。
王兴国是华恒矿业安监处的一名职工,主动报名去内蒙古能源长城六矿,他说:“我一定尽快熟悉岗位,尽快投入新工作,继续为新矿作出应有贡献。”
配合西部大开发、绿色清洁能源等国家战略,新矿集团在新疆、内蒙古加大投资力度,不仅建成多个煤矿项目,还布局了一批煤电、煤焦、煤制气等产业链延伸项目。这些省外基地同时承担着老区矿井闭坑后人员分流的重任。
各接收单位高度重视从山东分流职工的安置工作,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工种,对口和相近安置,制订周密安置方案,确保和本单位职工同岗同薪,技能待遇相等,晋升机会均等。
“在关井时集团公司给予我们前所未有的关心关怀,让我充分感受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来到六矿,我要扑下身子,为内蒙古基地崛起贡献力量。”华恒矿业职工侯会龙感慨道。
为让分流职工们有回家的感觉,新疆伊犁一矿提前建立分流职工微信群,安排专人沟通,为职工们答疑解惑、协调行程,他们下火车后有专人专车全程陪同、接送。
新闻推荐
本报4月20日讯(通讯员周峰)近日,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向新泰市人民医院发来感谢信,对新泰市人民医院选派医护工作者参与援助湖北...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