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5月9日讯(通讯员 朱林晓)新泰市国税局立足税收职能,找准税收工作与新旧动能转换结合点、切入点,打出“加减乘除”组合拳,努力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加“税收助力”。
盯实便民办税做“加法”。部署国、地税自助办税设备20台,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切实为纳税人提供便捷化、多功能的自助办税环境。继续通过邮政网点设立社会化办税窗口,方便纳税人就近办理业务,在让纳税人切实感受到“家门口”服务的同时,减轻办税服务厅承载压力。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主线,扎实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全面落实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和“全程网上办”清单,积极开展好新办纳税人“套餐式”服务,着力解决纳税人办税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努力做到流程更简、效能更优、办税更便利。
盯严简政放权做“减法”。精简资料报送,优化审批流程,对申请材料符合规定的当场受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推行“免填单”“预填单”等服务,加快审批速度。与办税人员建立“双向联系”,“点对点”辅导政策、“面对面”讲解问题,以“数据流转”代替“企业跑问”,切实降低纳税人办税减负。聚焦“放”的精准,开展权力清单标准化工作。优化权力事项运行程序,建立税源管理事项清单,将6大类256项审批和服务事项全部前移至办税服务厅办理,实行“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减少重复审批及资料流转环节,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盯紧政策落实做“乘法”。联合地税、科技等部门共同编制《服务新旧动能转换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内容涵盖科技创新、跨界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就业安置等6个方面相关政策及解读,为纳税人随时随地掌握税收政策提供便利。以税收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在开展纳税信用等级评估、所得税汇算清缴等工作过程中,采取微信群、网上办税平台、办税务大厅电子屏等多种形式,分行业、分层次、多角度做好新旧动能转换相关税收政策宣传,助力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联合国税部门、科技部门集中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和有研发项目的企业200家,详细解读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新政策。经过政策辅导,23户企业全部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培训效果显著。
盯牢发展难题做“除法”。结合大调研活动,成立由相关科室业务骨干组成的调研小组,围绕降低成本、科技创新、动能转换等方面,选取煤炭、机械制造、建筑安装等3大行业31户企业开展一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在调结构、促转型、降成本等方面的基础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倾听企业发展诉求,形成专题报告,为下一步领导决策部署提供参考。在全局抽调精干人员,组建专业服务团队,建立上下畅通、专人专管、快速响应的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对重点企业实施“一对一”个性化服务,提供便捷、高效的专属服务,及时提醒企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与企业一起分析企业经营现状和产业行情,分析企业科技研发方向,推动具有前瞻性、开创性的产品项目,不断提高纳税服务的精准度。
新闻推荐
本报5月8日讯(通讯员许伦陈建华)近日,刘杜镇对新枣路沿线重点村高家圈村违法建设进行集中拆除,与乡村文明行动相结合,打造良好路域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当天共拆除违建40余处,3000余平方米。宣传发动,平稳...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