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29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陶园园)阳春三月,万木争荣。行走在新泰市城乡,遍地可见绿树成林,阡陌纵横间有花木点缀,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近年来,新泰市着力优化提升造林绿化动能,全力推进绿满新泰建设,实现了造林绿化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目前,新泰市林地面积达到11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8%,获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市、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国字号”品牌。
整合资源、集聚合力是高标准推进造林绿化的关键,新泰市借助省果科所、山农大等科研院所高端技术优势,精心编制实施全市《2017-2019年林业产业发展规划》《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规划》,将城区绿色空间、环山绿化攻坚、绿色廊道、森林镇村、河湖湿地景观林、山体植被恢复“六大生态绿化工程”列入重点内容,大力推动村外建绿围、主街建绿廊、河塘建绿屏、公共场所建绿园、户户门前建绿篱“五绿”工程,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综合修复,实现了造林绿化全域覆盖。
通过积极组织实施职业农民培训、专业村书记提能、标准化果园示范三项工程,新泰市邀请山农大、省林科院等院校专家,分期对全市10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名林果业带头人开展业务培训,并挂牌命名20个“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示范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目前,全市共发展林果专业村240个,果农人均收入达到1.9万元。
为激发造林活力,新泰市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多元投入、社会参与的林业发展新格局。采取租赁、入股、置换、转包等形式,引导零散土地向有资金、懂技术的能人、大户、企业集中,推动适度规模经营,带动群众兴林致富。今年,全市已新流转土地2万亩,新上造林项目16个。天信农牧总投资5000万元,依托楼德、禹村、宫里、谷里等乡镇畜牧养殖基地,发展珍珠油杏、樱桃、苹果等经济林2000亩,打造集畜禽养殖、林果种植于一体的生态农业循环示范园,带动周边村居200户贫困户脱贫。
新泰市还通过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和现金入股林果合作社,实现了社农合力、多方共赢,全市已建立各类林果合作社442家,发展千亩以上名优经济林基地99片,发展林下经济23.8万亩,培育生态旅游示范点12个;今年以来,新建千亩以上经济林基地10片,完成造林7000亩、道路河流两侧绿化30公里,栽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
资金投入方面,新泰市制定出台了扶持政策,对集中连片新发展经济林1000亩以上的,每亩扶持100元;对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的林业龙头企业,给予30—120万元的贷款贴息;对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带动农户100户以上的林果专业合作社扶持5—15万元,同时优先享受国家林业建设项目、森林资源保险、林权抵押贷款、林地流转等优惠政策。依托财政资金的有力撬动,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特色林业,去年以来,全市共吸引6.6亿元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产业开发领域,新增规模以上林业龙头企业12家、林业专业合作社124家。
此外,新泰市还紧盯上级政策动向梳理策划项目,成功争取中央长防林、中央造林补贴、造林绿化补助、生态修复与保护等扶持项目8个、资金2800多万元;积极拓宽对上争取渠道,利用土地综合整治、水利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途径,争取项目10余个、资金5亿元,新建节水灌溉、土地整理10余万亩,夯实了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3月27日讯(通讯员崔西彬)为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有关精神,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近日,岳家庄乡召开2018年度全面从严治党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全体班子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主任、...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