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15日讯(通讯员 王英杰)近年来,新泰市国税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立足税收职能,牢牢把握“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与税收工作的契合点,大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切实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
聚焦政策谋实效。按照《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要求,仔细梳理方案中涉及的8项税收政策,深入开展调研,全面掌握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发展情况的效应分析,对特殊企业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加强考核督查和跟踪问效,不定期开展政策执行专项检查,强化效应分析,确保减税政策落地不走样,尽快发挥出综试区税收政策效应。把握税收与新旧动能转换的契合点,开展税源调查,针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的税收政策,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动态管理台账,推行上门辅导长效机制,对符合条件的及时兑现优惠。2017年,该局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893万元,小微企业税收优惠6741万元,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税收优惠2881万元,办理福利企业增值税退税1726万元,办理出口退税13342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企业发展。
聚焦培训求长效。结合税源普查工作对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转型期的小微企业等进行走访调研,围绕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全面梳理落实双创、研发费加计扣除、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等优惠政策,利用微信公众号、税企QQ群、明白纸等途径强化宣传辅导、执行落实和跟踪问效,最大限度发挥税收优惠政策对产业升级、创新的扶持促进作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等能够给企业带来“真金白银”的税收优惠政策,组建专业化培训团队,帮助企业减轻研发负担,加快创新驱动,有效激发发展新引擎。在组织好5批营改增企业大辅导的基础上,分行业举办各类培训16期,走访29户典型企业。累计举办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培训、科技创新企业政策系列培训和国务院六项减税政策培训等各类培训40余期,涉及纳税人1.4万余户次。
聚焦服务优环境。深化国地税合作办税,整合行政资源,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管理质效,提升纳税服务水平。深化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聚焦“新时代·新税貌”主题,组织开展“推进便民办税 服务税制改革”在线访谈活动,拓展涉税业务“同城通办”范围。加大自助办税场所建设力度,新上19台自助办税设备,设立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厅;开通税务一扫通系统,购置20台扫描枪,上线税务一扫通系统,有效节省了纳税人办税时间。启动实名办税新模式,在办税服务厅开设实名认证专属通道,帮助纳税人将资料进行归集,完成认证的纳税人下次办税只需用身份证在叫号机上刷一下,即可显示出所有证明资料信息,无需额外报送相关材料。为纳税人开通24小时网上申购发票渠道,审核成功后可通过EMS快递寄送至纳税人手中,彻底打破时间、空间局限。
新闻推荐
2月26日,本报吹响3.15维权集结号,通过“天天3.15"栏,同时在大皖客户端开通“吐槽大会",接受和反映市民投诉。昨天,省工商局、省旅发委、省质监局、省消保委等四家单位联合召开...
新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