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3月31日讯(通讯员 崔仲恺 李勇)近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53项)公布,新泰市《徐家拳》《孟氏正骨疗法》两个项目入选。目前,徐家拳全国有20多万人在系统练习,遍布北京、上海、南京等10多个省市;孟氏正骨疗法已发展成为投资3.2亿元、占地150亩,拥有32个科室的综合性医院,年门诊量可达到6万人次。
近年来,新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积极探索“非遗”产业化路子,着力破解“非遗”传承和发展难题。目前新泰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有3项,省级项目6项,泰安市级项目18项,新泰市项目124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具有广泛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多已成为地方的支柱性产业。但是在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消亡、变异,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人亡艺绝”“人走歌息”的现象时有发生。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民间瑰宝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
目前国内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抢救式保护,主要是由政府加大财政投入,以保护的方式保持非遗的原生态,适用于那些濒临灭绝的项目;二是开发式保护,是由政府主导、将非遗项目引向市场参与竞争,借助市场拓展非遗的生存空间。
现在,新泰市教育局已把徐家拳列入中小学体育特长课,在全市推广。“希望让徐家拳进学校、进社区、进广场、进机关、进农村,将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徐家拳第十代传承人徐勤启说。
“非遗”产品的市场潜力巨大,通过产业化来传承,是某些项目与生俱来的特点。以孟氏正骨疗法为例,不仅肢具、夹板等辅助工具是自制而成,药物也是采用传统工艺熬制,选药过程十分地道、严谨。为了保护开发孟氏正骨疗法这一技术,新泰市科技局、民政局批准建立了新泰孟氏骨科研究所、新泰孟氏中医药研究所。由孟氏正骨疗法第七代传承人孟照明研究发明的孟氏接骨膏、生骨胶囊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证书,并获得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办的第六届民族医药论坛2011“中医药特色疗法奖”和“十一五中医药事业杰出贡献奖”,同时《孟氏正骨学》专著即将出版发行。
谈及未来的保护计划,孟照明表示年内要加快新医院的建设,尽快投入使用,同时开发、推出孟氏中医药产品,形成孟氏正骨疗法系列药品并积极争取推向市场。另外,由孟氏医院主导的医养一体化项目——“医疗健康养老苑”即将完成,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是新泰市产业转型升级重点现代服务业项目,被列为2014年泰安市重点建设项目。预计投入使用后,可为2200名老年人提供医疗救护、康复护理全程服务。
新闻推荐
本报4月9日讯(通讯员 杨振)为切实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自3月中旬起,新泰市质监局多管齐下,深入开展农资、建材产品打假专项行动。 该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入辖区内化肥...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