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还有许多或隐或显的鸿沟,让人无法轻易越过,这些障碍中,户籍制度最受人们关注。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发布,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各项改革也已浮出水面。
《决定》中提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这一系列改革措施直指城乡二元结构这一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未来,一个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广大农民也将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就此,记者采访了部分市民、农民、专家以及政府部门相关人士,探讨《决定》对每个人的影响。
让公共服务均等覆盖
身处城市,如果没有户口,就会遭遇各种不便。一张户口纸上承载了太多附加值,让人们趋之若鹜。在泰安上班的王先生户口还在肥城市,在看到《决定》后,他对落户泰安充满了期待。
“想落户泰安主要是因为户籍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背后是医疗、教育、社保、养老等方方面面的保障和福利。”王先生这样解释其想获得泰安市户口的原因,“前几天看到《决定》中提出,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等一系列政策后,对此非常关注,希望改革能早日实现。”“户籍制度的矛盾,从根本上说还是公共服务资源不均衡的矛盾。因此,推进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更多的人在中小城市,甚至在农村都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生活保障,户籍制度的改革才能水到渠成。”泰山学院一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决定》通过改革打破户籍藩篱,让基本公共服务更广泛更均等地覆盖,让人才更自由顺畅地流动,是经济社会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标尺。”
期盼成为真正的城里人
今年46岁的尹延水是新泰市西张庄镇后高佐村的一位村民。随着这些年西张庄镇社区建设的推进,现如今尹延水一家已经从后高佐村搬到了镇区的福瑞小区里,土地流转了出去,住宅换成了楼房,过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成为城里人一直是我的一种期望,现在我的土地都流转出去了,自己在外面干点生意,收入有保障,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在尹延水宽敞明亮的新家里,他向记者谈起了对农业人口转为城镇居民的看法,“我们农民心里都是愿意成为城里人的,如今,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真是走进了老百姓的心窝子里,大家都期盼着这一天。”
在尹延水看来,成为城里人就意味着社会保障有了依靠,老了之后也就不用发愁了。而《决定》也明确提出了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我相信这些政策一定能实现。”尹延水简短的话语露出对国家改革的坚信不疑。
为城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只有拥有真正的市民身份,享受同城化待遇,农村人口走入城市才能消除后顾之忧,真正融入城市生活,成为所在城市的“主人”。从2009年开始,西张庄镇便开始了城镇化的进程,城镇化建设卓有成效,探索、摸索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城镇化道路。
“《决定》中指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为我们的小城镇建设指明了方向,让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推进实施更加有底了。”该镇社区建设负责人对记者说,“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得到实惠最大的就是老百姓。进城生活,解决居住条件是基础,伴随着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跟进,农民进城得到了各种保障、享受到了统一的公共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城乡一体化。”
随着西张庄镇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对城镇化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大家的心声证明,中央这项改革,有利于让城镇化之路走得更好,让更多农民得到实惠。
□记者
张中乾
新闻推荐
办学标准化资源更均衡 ——新泰市践行幸福教育理念创新发展纪实(下)
近年来,新泰市抢抓上级扩内需、保民生的优惠政策机遇,借助被列入沂蒙革命老区之机,积极对接,先后有25个与教育有关的项目落地,累计向上争取资金2.87亿元。今年上半年,对上争取资金9470...
新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泰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