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泰安 今日新泰 今日肥城 今日宁阳 今日东平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今日宁阳 > 正文

永远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记宁阳县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戴华

来源:泰安日报 2020-05-13 10:03   https://www.yybnet.net/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王磊

“医生要学会从患者的角度看问题,永远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这是宁阳县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戴华从医30年来一直秉承的工作原则。从医以来,戴华从未停止过学习、进取的脚步,他用仁心仁术,诠释着医者初心。

子承父业 从小立志从医

20世纪70年代,戴华出生在一个医生家庭。戴华的父亲是宁阳县中医院最早的一批影像科医生,从小生活在医院家属院的戴华,经常目睹父辈们抢救患者的过程,年幼时便萌生了长大从医的梦想。

1987年初中毕业后,怀揣从医梦的戴华没有选择读高中,而是去了莱芜卫校。1990年毕业后,他如愿进入宁阳县中医院,实现了自己的从医梦。戴华工作后发现,想要更好地治病救人,仅靠他在卫校学习的医疗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特别是家中亲戚突发疾病因抢救不及时去世后,更加坚定了戴华进修学习的决心。1998年到2007年,戴华在泰山医学院(现为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先后完成了专科、本科学历教育,主攻心血管专业。为能学到真本领,进修学习期间,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泡在学校图书馆,继续研读心血管方面的医学著作。这段埋头苦学的经历,为他以后的从医道路奠定了坚实基础。

医术精湛 患者慕名而来

从1990年到2011年,戴华在急诊科一干就是21年。急诊科医护人员水平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急诊患者的生死,这就要求急诊科每一名医护人员业务强、判断准、胆子大、心思细。在急诊科工作的21年里,每次抢救结束后,戴华都会和科里的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总结,这也为他积累了丰富的抢救经验。

“戴主任是我们患者和家属心中的‘定海神针’,有他在,我们就放心。”患者这句饱含信任的评价,是对戴华30年从医生涯的高度肯定。

在戴华的从医经历中,有一名患者令他至今难忘。这名患者因中暑晕厥入院,当时高烧42度,同时出现了低血压、心力衰竭、脑水肿等症状。在送患者前往急诊室途中,电梯突然停电,为了挽救患者生命,急诊室医护人员抬着患者一路爬楼梯到达了急诊室。戴华一边组织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急救,一边找来风扇为患者物理降温,最终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对急诊患者来说,每一秒钟都很宝贵,所以对急诊科医生来说,掌握全面的医学知识尤为重要。”戴华说。

2012年,因工作需要,戴华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心血管内科上。他希望能用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专业经验,为更多心血管病患者送去健康的福音。

心系患者 彰显医者大爱

从医以来,戴华处处为患者着想,很多患者康复后,成了他的粉丝、好友。很多患者入院时身上没钱,戴华就自己垫钱给患者看病开药。“我们要把患者当亲人,多为患者考虑。患者相信我们,我们也要相信他们。”戴华说。

在戴华看来,心系患者是医生的责任和义务。在为患者诊疗的过程中,戴华会详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并为他们量身定制诊疗方案。如果医院的诊疗水平无法满足患者的病情需求,他也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患者转院建议,绝不延误治疗时机。

戴华用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完美诠释了医者仁心,赢得了万千患者的信赖,其先后荣获“宁阳县优秀知识分子”“宁阳县十大杰出青年”“宁阳县十大名医”“宁阳县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泰安市医疗急救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高等医学院校教材1部、著作3部,研制实用型专利2项,获县级科研成果2项。

新闻推荐

托清“家底”定向帮带支部引领 宁阳:砍下“三板斧”,弱村变模样

聚焦乡村振兴■编者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改变农村贫困落后局面的重要方法,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宁阳县通过...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永远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 记宁阳县中医院副院长、心内科主任戴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