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民正在给他的六名学生上课,他在这所山村小学已坚守了35年。“和老陈认识得有30多年了,心态好,对学生有耐心。”这是老教师陈德信对他的同事陈建民的评价。陈建民是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石集小学杏山教学点的乡村教师,他坚守教师岗位35年,虽然现在身患食道癌,却仍忍受病痛不离三尺讲台。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张伟张泽文
见习记者郭健
教学点剩6名学生 5位老教师仍在坚守
杏山教学点位于宁阳葛石镇杏山村,距泰安市区50多公里。这里被周围几个自然村环绕,北靠杏山,由于近期村南头一条高速公路正在建设,其他进村道路在雨后不太好走,这几天很少有人来村里。
杏山教学点的教学楼是一幢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四层小楼。目前教学点只剩一个年级,6名学生。五位老教师仍在此坚守,陈建民就是其中一员。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深知咱们农村孩子的上学之苦。孩子的父母都在外工作,家里老人照顾着,远地方去不了,我们几个老同志就选择在此坚守,让孩子们能快乐地学习。每天看到孩子们充满朝气又活泼可爱的笑脸,我感到自己还很年轻。”今年58岁的陈建民说道。
1984年,风华正茂的陈建民走上乡村教师的工作岗位,一干就是35年。“之前我们都是民办教师,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工资低,有不少同事都离开了。”老教师郭俊德介绍,“都得养家糊口,没办法。”而离开了这个岗位,一辈子也就离开了最初的三尺讲台。
手术期间 仍挂念着学生
很长时间以来,陈建民以微薄的收入养活着全家5口人,生活十分拮据。后来,他就承包了十几亩地,贴补家用。从此以后,几十个春夏秋冬,他都是放学后匆匆去田间忙碌一阵子,回家随便吃点东西,再急急忙忙赶回学校。
2010年,命运的天平在陈建民身上发生了倾斜,妻子被检查出尿毒症,让这个安静和美好的家庭遇到了晴天霹雳。“有我在,一定会把你的病治好”,陈建民对妻子深情承诺着,承担起照顾妻子的重任。
在他的细心照顾下,妻子心情恢复正常,积极接受治疗。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2013年夏天,命运的考验再次降临,陈建民感觉身体不适,经检查确诊为食道癌。
悲观、绝望再次笼罩了整个家庭。罹患重症的陈建民却表现得异常坚强,他一边安慰着伤心欲绝的妻子,一边瞒着孩子们接受了手术治疗。
妻子还是于2015年因尿毒症去世。沉痛的打击没有压倒陈建民,即使在他自己手术恢复的日子里,他还是惦记着学校,想念着学生。术后刚能自由行动,他就主动要求回到学校,担负起教学和档案管理工作,每天风雨无阻。
2017年8月的一天,陈建民准备去北京看近一年没见的大女儿一家。他骑着自行车冒雨去镇上购买给外孙的礼物,路不好走,积水又深不慎摔倒。
“学校的孩子怎么上课呀?”这是陈建民经过治疗后说的第一句话,他时刻记挂着他的那所小而温暖的学校、他的学生。
最大的愿望 是有接班人
“我喜欢在学校,这里有同学。陈老师和家里的爷爷不一样,陈老师更愿意和我们一起玩。”采访中,孩子们这样形容他们的陈老师。
学校里的6个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来自附近的几个村子,中午不回家吃饭,都在学校食堂吃。饭后在教学楼二楼的一间休息室一起午休。
为让孩子们能够吃上营养、热乎的午饭,教学点的几位老师轮流去三公里外的石集小学给孩子们带午饭,风雨无阻。看着孩子们喜笑颜开地端着热腾腾的饭菜,吃得津津有味儿,几位老教师也幸福地笑了。
在孩子们心中,老师们是最温暖的依靠,是他们的保护神。“干了一辈子老师了,自己的三个孩子也都成家立业了,之前有老同事说我终于熬出了头,我说人就得快快乐乐的,啥事都得往好处想,没啥熬不熬的。”采访中,陈建民这样告诉记者,“现在我就想着教给小家伙们怎么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会学习,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陈建民的两个女儿现在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济南,都从事软件设计工作。儿子是家里的老小,现在在加拿大留学。在其他人看来,他的三个孩子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前程,跟孩子从小的耳濡目染分不开。
现在,陈建民担任着三门课的教学工作。在此之前,陈建民一直教语文,由于身体原因,目前只能给孩子带副科了。眼瞅着快到退休年龄,陈建民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能来这里接班。“只要讲台还需要我,我就会一直站在这里,乡村教师就得耐得住寂寞,受得了孤独。”这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新学期开始了,陈建民又回到学校,站在他挚爱的三尺讲台上……
新闻推荐
黄金蜜梨大丰收,千亩产量不够卖 西谷堆村准备建恒温库扩大种植面积,明年请回婉拒的经销商
9月9日上午,在村里的收购点,李忠和又卖了1000多斤黄金蜜梨,2000多块钱晚上就能到手,这样的日子已经持续了20天。梨园...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