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泰安 今日新泰 今日肥城 今日宁阳 今日东平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今日宁阳 > 正文

物以“蟋”为贵 特色“蟀”发展 小小虫儿魅力大 拓宽农民增收路

来源:泰安日报 2019-08-23 07:38   https://www.yybnet.net/

□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董文一/文 陈阳/图

小蟋蟀魅力大 各地客商慕名来

夏末秋初时节,早晨七八点钟的泗店镇街头热闹非凡,“蟋蟀”成了大家谈论的唯一话题,“今天捉了几只”“卖了多少钱”是彼此打招呼的最常用语。每到这个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好者齐聚于此,探寻着自己心仪的“蟋蟀爱将”。

记者了解到,泗店镇从事田间蟋蟀捕捉的人数约为1.6万人,占该镇全部乡村劳动力人口的近60%。来自北京、天津、上海、杭州、苏州、广州等20多个城市的近10万名蟋蟀爱好者,仅收购蟋蟀的花费平均每人达2—3万元,交易总额约为5亿元。以天津为例,3位常年来宁购蟋的客商,年花费总额超过1000万元,其中一位邵姓客商每年花费500万元左右。

每年8月份,来自全国各地或者宁阳本地的蟋蟀收购客商,就会聚集到泗店镇的蟋蟀交易市场。他们坐在集市收购台前,从农户手里接过盛有蟋蟀的瓶瓶罐罐,拿着芡草逗弄着罐子里的蟋蟀,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是否入手。除了市场上的小商小贩,还有一些驻扎在门头房里的蟋蟀收购商,与外面的客商相比,他们所收的蟋蟀档次更高,价格也更高。蟋蟀被收购后,大多销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有的用来观赏,有的用来斗蟋。

抓蟋蟀有讲究 增加收入有盼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宁阳县就已成为北方最大的蟋蟀交易集散地,并围绕蟋蟀捕捉、销售、甄别,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富民亮点。据泗店镇初步统计,全镇36个村都有从事蟋蟀捕捉的人员,其中人数超过本村劳动力人口60%的村有18个。

年近50岁的李二民平时在上海做安装中央空调的工作,一个月能挣七八千元。每年到捕捉蟋蟀的时候,他就会回家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小团队捉蟋蟀补贴家用。

李二民告诉记者,他捕捉蟋蟀已经二三十年了,基本上靠听力就能判断这只蟋蟀是否值得捕捉。一般来说,每晚7点到10点是蟋蟀出来觅食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他们十五六个人就会到田间地头捉蟋蟀。这时候的蟋蟀大多都是“小蛐蛐”(价格一般不超过2000元的一般蟋蟀),真正的“大蛐蛐”(经济价值高、品相好的蟋蟀)要等到凌晨一两点的时候才能捕捉到。

“这时候的蟋蟀吃饱喝足了,就会在田间鸣叫寻找配偶。鸣叫声洪亮的蟋蟀,品相一般不会差。之前,我曾一晚上捉了4只蟋蟀,最贵的一只卖了1.3万元,最便宜的还卖了2600元。”李二民说,预计今年捉蟋蟀能有四五万元的收入,他每年都盼着捉蟋蟀挣钱贴补家用。

小蟋蟀大杠杆 衍生产业生意火

在蟋蟀交易期,泗店镇的宾馆、农家乐约150户,平均每户提供20张床位,全镇范围内提供床位超过3000张,但仍出现了入住爆满的情况。为了不影响收购蟋蟀,许多外来收购者就近选择县城或周边地区的宾馆入住。据宁阳宾馆统计,日常情况下,宾馆的入住率为40%—50%,而蟋蟀交易较为集中的8—9月份,日均入住率普遍达70%以上,甚至出现满员现象,营业额增长超过日常的30%。

今年67岁的石先生来自上海。自2007年起,他每年都会到泗店镇收购蟋蟀。今年,他照例住进了王太井夫妇家。王太井是因病致残的贫困户,住在离泗店镇主街不远的地方。每年镇上的宾馆满员后,许多客商就会在附近农户家里住下。因此,王太井夫妇每年能有3000元的收入贴补家用。

据泗店村党支部书记王腾建介绍,每到捕捉蟋蟀的旺季,从餐饮住宿到收蟋蟀时用的摆桌都能增加村民收入。他指着街上一家叫龙腾饭庄的农家乐,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农家乐总共16个房间,能够满足50人住宿。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这家农家乐仅住宿费收入就达2万多元,再加上餐饮大排档,对当地村民来说,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除了食宿餐饮,蟋蟀相关用品的生意也很火爆。记者在泗店镇街头看到,除了收蟋蟀的摊位,就属蟋蟀用品专卖店最多。蟋蟀吃饭用的指甲大小的“盘子”、喝水用的“吸管”、住的瓦罐“房子”、吃的“大餐”,还有捕捉蟋蟀用的网兜、竹筒、手电筒、头灯、雨靴、挎包等,一应俱全。据了解,在泗店镇经营蟋蟀用品的专卖店有20多家,其中大型批发店8家,售卖捕捉、喂养、储存、计量等蟋蟀相关用品和纪念品200多种,其中具有珍藏价值的蟋蟀老罐、红木斗闸、过笼等蟋蟀用具超过40种。

薛培珠是蟋都瓷厂的负责人,他的厂一天能生产3万多个蟋蟀罐子,销往全国各地。薛培珠告诉记者,按照用途分类,蟋蟀罐可以分成斗缸(小底大肚,斗蟋蟀时用)、盆(饲养罐)、配罐(蟋蟀配种时用)、叫罐(冬天听蟋蟀叫声时用)。“除了制作蟋蟀罐外,我们还对外批发、零售,基本上涵盖了蟋蟀罐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薛培珠说。

宁阳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早在25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的记载。宁阳斗蟋自古有名,被誉为“江北第一虫”,其中又以泗店斗蟋最为著名,历代被奉为皇宫贡品。

每年8月上旬至9月中旬,是宁阳蟋蟀交易活跃期,市场主要以泗店镇为主,逐步扩展到周边乡镇,吸引着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纷至沓来,带动起宁阳的“小虫经济”。

新渠道售蟋蟀

网络交易更活跃

随着网络和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蟋蟀交易方式也出现新变化:电脑、手机等为蟋蟀交易提供新平台;各种少则十几人、多则数百人的蟋蟀交流QQ群、微信群在“虫友”中自发建立;“蟋蟀图片+明码标价”的形式逐渐被购买者认可,网络交易进一步活跃。

王冲是中国蟋蟀网泗店代售中心的负责人,负责蟋蟀代卖已经有3年的时间了。很多农户捉到蟋蟀后,会将蟋蟀拿到王冲这里寄售。王冲和他的工作人员就会边饲养这些蟋蟀,边为这些蟋蟀拍好照片、标好价格,上传到中国蟋蟀网,等待全国各地的买家购买。

据王冲介绍,放在他这里寄售的蟋蟀一般都是2000元以下的“小蛐蛐”。成交后,他们将蟋蟀放在透气性比较好的竹筒里,加上能够降温保持水分的冰袋和草后,通过空运发出。对于超过2000元以上的“大蛐蛐”,一般都是面对面交易,不会通过网络销售和快递发送,毕竟如果蟋蟀在快递过程中死亡,他们就会承担很高的费用。而一旦交易成功,他们便会从成交额中收取三成费用作为“工资”。自7月中旬以来,代售中心收入已达10万元。

新闻推荐

2019中华宁阳蟋蟀文化节 开幕

本报8月11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董文一通讯员桑蕊)7日晚,2019中华宁阳蟋蟀文化节开幕,当天,宁阳县还举行了关于蟋蟀文化节吉祥...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物以“蟋”为贵 特色“蟀”发展 小小虫儿魅力大 拓宽农民增收路)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