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庆祝建党97周年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喜庆十九大巡礼文化山东”山东省首届艺术摄影展(济宁站),在济宁市群众艺术馆开幕。107幅作品以艺术摄影图片的形式,全面、艺术地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各地在政治民生、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的发展成果,尤其反映了人民群众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各地基层群众文化、群众文艺的普及发展和建设成就。
平凡岗位上的坚守
“天色逐渐变暗,随着越来越多的机动车打开示廓灯,济南周末的晚高峰再次来临。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中大队女子中队民警走上岗位,以路口为舞台,以肢体为语言,充分展示济南交警特有的人文情怀。
一个路口的文明,代表一个城市的文明。经十纬一路口,是女子中队负责的主要路段之一,位于贯穿城市东西的交通大动脉经十路上,周边政府机关、旅游景点、文化书市、居民住宅相对集中,每日车流量为机动车4.5万余辆,非机动车5000余辆。
女子中队把经十纬一路口搭建成警民互动、共治共享的文明交通平台,用肢体语言诠释交通法规,用耐心劝导保障有序通行,维护了城市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济南作者崔前程的《为十九大保平安》是一幅纪录类金奖作品。
在这组作品中,作者围绕喜迎党的十九大这一主题,以女子交警为切入点,选取了检查机动车驾照、指挥交通、斑马线前引导行人等几个镜头,细致地刻画了这支女子交警中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党的十九大保平安做出的贡献。
2017年的10月18日至10月24日党的十九大在北京召开,会场外,社会各界人士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为大会的胜利召开做着自己的贡献。这支交警中队便是其中的一员,她们立足岗位,每天都在指挥和及时提醒过往行人与车辆遵守交通法规,努力营造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
《最美乡村教师》讲述了“齐鲁最美教师”陈建民的故事。在山东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杏山小学,乡村教师陈建民坚守岗位32年,他负责少先队工作,当班主任,教语文,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成绩突出。他的一生是曲折离奇的,妻子于2013年患尿毒症去世,同年自己身患食道癌,但他不离三尺讲台,感动了周围所有人。
童年越来越快乐
济宁作者李捷的《快乐渔家娃》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一组7幅作品展现了微山湖上的童年生活。
微山湖的四季有着不同的风光,渔家的孩子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快乐,冬天玩雪,夏天玩水……左边6张小幅作品中,有冬季雪地的“撒野”,有夏日荷下水中的嬉戏。右边则是大幅升旗仪式作品,操场上,6名少先队员整齐的站成一排,右手举过头顶,向着升起的五星红旗行少先队礼。“微山湖渔娃的童年没有手机、没有平板,但是有健康快乐的心态,这是一群无忧无虑、快乐玩耍的渔家孩子。”作者描述道。
碧蓝的天空,洁白的云彩,广袤的草原,一个孩子踢球、放羊……这是济南曹行健的作品《牧场童歌》。
“草原牧场上的孩子,从小就在父亲的怀抱里随着蓝天上的白云和绿色大地上的羊群四处飘荡。清晨出发跟着父亲放牧,傍晚归来傍着羊群入圈。闲暇时光在广袤的草原上尽享童年的欢乐,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吮吸着甘甜的泉水,孤独又不失陪伴,只是在看着自己的‘羊\’伙伴被送去品尝,心里才泛起阵阵的痛。这就是草原汉子的童年。”
老年人生活越来越丰富
东营作者李娥的老母亲,年近百岁依然痴迷读书。李娥用手中的相机,将老母亲读书的场景记录下来,桌旁、床上,都是戴着老花镜的老母亲读书的身影,睡着的母亲身边放着一本《鲁迅文集》。
“年近百岁的母亲,出生在军阀割据、战火纷飞的民国时代,因为家贫、战争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积极参加扫盲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认真学习。田间地头的树荫下,煤油灯闪烁的炕头上,都留下了母亲读书的身影。
这组照片是2015年到2017年,母亲来我家小住的时候拍摄的。虽然那时的母亲已经行动不便、老眼昏花,仍旧利用有限的精力紧握书本继续学习,圆了她老人家的读书梦。我希望通过百岁母亲孜孜不倦的读书精神,激励年轻人热爱读书,热爱生活。”
戏曲,是深受老年人喜爱的艺术。作品《乡村戏迷》,是用108帧老年人看戏的表情照组成的。作品中,每个人的表情不尽相同,但都沉醉其中。
“我也经常去看戏,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天天都有唱戏的,旁边公园里就有,我经常来听。唱得不错,很专业。这组照片拍得好,你看这些老年人的表情,刻画得多有神,看戏的时候,我们这些老年观众们都是很认真的。很有想法,我天天去看戏,也没想到拍组这样的照片。”六十多岁的济宁参观者周先生说。
东营作者沈金龙的《弦子戏传人》,则用一组照片记录了流传于鲁南地区的弦子戏。
“弦子戏是鲁南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古老的地方剧种,至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它最初流行于鲁南的沂南一带,尤其是北沿文村的弦子戏引入最早,也最为原始正宗。因此被列为沂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唱腔音乐方面,它有着丰富的曲牌和调式,风格独特多彩,优雅委婉,缠绵抒情,令人陶醉,念白乡土气息浓郁。
弦子戏的遗产相当丰富,现存的二百余个传统剧目中,由俗曲连成的剧目占三分之一。此外,还容纳了高腔、清扬、昆腔、乱弹、罗罗、老西皮、二簧等戏曲剧种的部分剧目唱腔,并适当地揉合溶化在用俗曲演唱的剧目里面,形成风格协调的统一体系。”
济宁作者张静安,也将镜头对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拍摄了一组《沂水送火神》的作品。
“农历猴年正月初五,山东省沂水县诸葛镇大峪村举行当地一年一度的‘送火神\’祭典,祈福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生活富足,让现场观众从中领略仍在延续发展的特色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感受别样的文化春节。据了解,‘送火神\’是大峪村流传了260多年的传统民俗,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科技改变生活
互联网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淄博作者盛德久,就将镜头对准了互联网下的生活,对准了小小的二维码。
共享单车、商户、街边小摊,甚至衣服上,盛德久拍下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二维码。“二维码,这种由黑白构成的方形图标,已经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商业、社交,都在频繁运用。这个小方块已真真切切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如今,不管是在大型商超还是巷子里的小铺,随处可见二维码的身影。似是一瞬间,大街小巷的餐厅、KTV、商场,电视屏幕、饮料瓶、电梯轿厢、楼宇广告和户外广告牌,报纸杂志,都出现了二维码,扫一下,一个促销活动或一则视频信息,会让你不自觉地参与到各种商业活动中去。 “扫一扫、更优惠”。只要你留心了,这样的宣传语遍布各种海报、门票和饭店餐桌,不再需要会员卡和纸质优惠券,只需扫一下二维码,就能获得各种促销优惠。
在各个领域,都有二维码的出现,作为移动端互联网的入口,出门吃饭、外卖、滴滴出行、淘宝等消费,实现出门不带卡,不带现金,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解决支付方式,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二维码出现之前,要想在线上产生连接或者消费,那只能通过网址或者搜索。如今二维码已经十分普及,用户只需要扫一扫即可在线上获取信息,空前提升了用户与物品的连接的效率和粘性。
从时间的脉络走过,这个时代的改变是巨大的,政治民生、文化教育、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07幅作品并不能覆盖所有的改变,但却让观众从点点滴滴中,全景式感受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齐鲁大地的变化。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9日讯(通讯员张玉萍)近日,宁阳县伏山镇中心小学组织办公室文化创建评比,全校共15个办公室涉及90余名教师参与本次活...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