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毕凤玲 通讯员 李辉
“这可是我们村的科技园区,百姓致富的‘聚宝盆\’。”盛夏时节,记者走进宁阳县伏山镇苏楼村村南的核桃种植基地,只见成片的核桃树枝繁叶茂,长势喜人。村支书苏建民告诉记者,栽植核桃、间作套种,这些可都是科技特派员王新花研究员出的好主意、好办法。
王新花,省科技扶贫人才、市级科技指导员、泰山林科院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保护和经济林研究。来到省级贫困村苏楼村后,她根据村庄实际与自身专长,帮助村里发展起核桃栽植,并改以往直接栽成苗的办法,提出通过栽植实生苗再改接,“这样既可节省成本50%以上,还保障了品种纯度,3年进入盛果期,效益提高20%左右。”王新花介绍。
目前苏楼村建有核桃示范园200亩,育良种核桃苗1万株,出圃9000株,获经济效益10万元,带动15户贫困户脱贫。同时发展林下经济,间作毛豆、高筋小麦、大豆,亩均效益增加2000元,实现了以短养长,增加了园区综合收益。不仅如此,为培育乡土人才,增强脱贫内生动力,王新花还选择10名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进行重点培养,使其成为先进技术的接受者、实施者、传承者、受益者,“没想到我这常年种地的农民,现在还成了果树栽种管理的‘土专家\’了。”村民苏凡柱高兴地说。
人才资源是扶贫攻坚的第一资源。为发挥人才扶志、扶智优势,宁阳县坚持精准对接引人才、借人才、用人才,主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对接,争取外来科技人才到宁阳工作,去年以来,有14名市级科技指导员到该县25个贫困村开展科技扶贫工作,同时,针对贫困村的实际需求,又选拔出66名县级科技***指导员,让基层更多地分享人才红利。目前,全县科技指导员实现91个省市级贫困村全覆盖,总人数达到80人。
手里握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四倍体泡桐技术”,怎样才能发挥效用、促农增收?泰山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王迎的办法是在省级贫困村——东疏镇潘茂村流转土地,指导村民发展育苗基地50亩,还引入建设了“华硕”新品种苹果示范园50亩。
“泡桐属于速生材,栽种一年就可销售见效益,每亩年纯收入4000元以上。”村支书杜会田说,“科技+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发展林果产业,让该村脱贫摘帽,群众增收致富有了信心与底气。
***的着力点在产业项目。在县科技局局长刘钦虎看来,发展产业关键在于依托创业载体建设和市场要素积极对接,推动人才、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有效融合,做优主导产业,培强特色产业,从而形成“一人帮一村、一村兴一业、一业富一方,大家齐小康”的科技扶贫新模式,让科技扶贫真正落地生根。
为凝聚攻坚新合力,奏响扶贫“大合唱”,宁阳县科技局还积极鼓励支持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园区参与脱贫攻坚,以项目建设为载体,采取提供优良品种、技术指导、信息服务、订单式生产等方式,为贫困村提供项目、技术援助,为贫困户创造就业机会。
养殖龙头企业泰安巴夫巴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流转乡饮乡二郎庙村集体土地30亩,建立食用菌养殖示范基地,每年支付给村集体租金1.5万元。贫困户以政府拨付的扶贫资金按人头入股合作社,定期获得利润分红,有劳动能力的还可到基地务工获得工资收入。
而对于巴夫巴夫农业公司这样参与扶贫的企业,该县科技局优先推荐其参加省科技厅农科驿站备案,在科研攻关、政策信息、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带动形成社会力量助力扶贫的良好格局。目前,宁阳县省级农科驿站备案14个,农业园区结对帮扶贫困村4个,科技示范样板村5个。县科技局帮助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计划10项,争取科技扶贫专项经费36万元。
新闻推荐
根据法律规定和宁阳县果品公司的经营状况,决定对宁阳县果品公司终止经营,进行清算,并于同日组成清算组进行清算。请债权人在本公告之日始45天内到清算组申报债权,并办理债权登记手续。联系人:赵凤联系...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