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2月2日讯(特约记者张培国通讯员陈萍陈淑青)一道道水渠畅通无阻,润泽万亩良田;一股股清泉流进千家万户,滋润农民幸福生活……近日,记者寻访宁阳水利,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民生水利、生态水利、平安水利共同绘就的动人画卷。
水利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2010年,宁阳县被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之一。3年时间,项目总投资1.02亿元,在该县蒋集、堽城等乡镇建成高效节水示范片4.76万亩,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11.4万亩,项目区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目标。
让农民喝上放心水是近年来宁阳水务工作的重头戏。2005年,随着投资9297万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宁阳400多个村30多万村民喝上了“放心水”,自来水普及率由48%提高到98%。今年,该县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为为民要办的实事之一,投资1300万元,解决了1.8万群众和2万学生的饮水不安全问题。
生态水利亮出水清岸绿好风光
在宁阳沟人工湿地,记者看到,天冷却难挡村民的钓鱼热情。据县南水北调局办公室主任颜红星介绍,宁阳沟生态湿地建设项目完工后,自然水面增加了460亩,通过在河道滞留塘内建设人工水草、生物浮岛,既强化了河流生态自净能力,又恢复了该区域生态多样性。过去人人避之不及的“臭水沟”,如今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白鹭、野鸭等水鸟在此栖息。
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防洪能力,宁阳县自2007年建设中水回用工程,涉及县境内洸河、宁阳沟两条河流的治理。工程建设了4座橡胶坝,可一次性拦蓄中水162万立方米;新建两座提水泵站,铺设泗店至东疏输水管道6.7公里,古城至乡饮输水管道9.5公里,河道防洪能力由5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在伏山镇,沿洸河两岸分布的魏家庄等6个村庄,因地下涵管的铺设结束了逢雨必涝的历史。“我们还将启动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利用东、西引汶工程,引大汶河水进入县城水系,与县城内河沟、湿地及公园水面形成城区流动水网,建成水城交融、人水和谐的生态城市格局!”宁阳县水务局局长刘远在说。
平安水利筑起坚实“生命线”
在磁窑镇贤村水库,记者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平台看到,水位、库容、降水量等信息一目了然。在水库重点工段,安装了2处高清探头,可全天候无死角实时监控,随时随地掌控整个水库的水情和工程情况。出现险情,系统会自动向县域内各级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1分钟即可完成。目前,全县山洪易发区已基本实现预警信号全覆盖。
如今在宁阳县,像这样周全完善的“生命线”延伸到防汛抗灾的方方面面。除对登记在册的97座各类水库进行除险加固,还对水库的防洪预案、重点河道防洪预案、村级防汛应急预案和115个村山洪防御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在人防方面签订县乡村三级联保,落实了后备队、抢险队和常备队;物资储备大到防汛抗旱专用车、冲锋舟、石料,小到铁锨铁锤、探照灯、麻袋,都储备齐全。近年来,这个县投资6000多万元,共加固标准化堤防10公里,硬化防汛大堤20公里,修通硬化防汛道路20公里。
新闻推荐
本报12月18日讯(通讯员
蒋集
赵静)近日,市劳动局就业鉴定中心在宁阳县蒋集镇成教中心对参与十字绣培训的学员进行了技能鉴定。经鉴定,共有229人符合中级工标准,136人符合高...
宁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