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爱英利用实物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点击查看原图早上5:00起床,洗漱做饭,给儿子穿衣、洗脸、刷牙,再给儿子喂饭,然后收拾屋子、照顾婆婆……等忙完这一切,要在7:30之前赶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10:00,照顾儿子睡下后,再回到昏暗的灯光之下备课到凌晨。这便是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大辛小学51岁教师桑爱英的一天。而这样的生活从儿子患脑瘫开始,她已经经历了21年。
爱笑的乡村老师
昨日记者来到大辛小学,在这里见到了桑爱英老师,一身简洁朴素的打扮,利落的短发,脸上始终带着淡淡的笑容。大辛小学是一所公办学校,目前学校里有200多名学生,桑老师现在任五年级的数学老师。
记者跟随桑老师来到她任教的班级,环顾整个教室,图书角、班级文化墙、民主管理栏、荣誉墙,一切都规范有序。桑老师说,她经常到县里和市里的学校去学习,学习城市学校的教学模式。
记者跟随桑老师走进她的课堂,这堂课讲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不同于其他老师教学,她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更加形象地理解立体几何的概念。校长窦海峰说,桑老师所教过的班级,数学成绩经常在县里都能名列前茅。
1992年的6月初,正当麦子成熟的时节,桑爱英5岁的小儿子雷帅跟着大人一起到地里割麦子,在路途中,被拉麦子的驴车吓到了,脖子僵硬,眼神发直,说了一句“我不想去医院”后,21年来就没再开口说话。
走出灾难的阴影
“那个时候真是觉得天塌了,活不下去了。”桑爱英说,1992年9月,小雷帅被家人从医院接回来,学校也开学了,经过与家人、同事交流,桑爱英决定不能放弃教育工作,“我就想,不管我再怎么努力,我儿子的命运也只能这样了,不能再改变了,但是那些孩子,他们还需要我,我放弃了自己的孩子,却可以成就很多孩子。”
为了兼顾家庭和教学工作,桑爱英每天早上5点就起床,照顾儿子和老人吃饭,晚上下班回家照顾儿子睡下后,再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教案。“基本上就到晚上10:00之后了,我们的教案都是手写的,要做一天的工作总结,再准备第二天讲课内容,通常要写到凌晨。”
记者问桑爱英有什么愿望,她说还有几年就退休了,只是希望在这几年时间里再教出更多的好学生,“我已经把对儿子的爱转移到了学生身上,真心希望他们都能成才。”文/图记者郑心茹
新闻推荐
10版夏波,男,汉族,197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山东省宁阳县人,生前担任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区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侦查三中队中队长。李良,男,汉族,1986年3月出生,生前在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区分...
宁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