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峰 十点人物志
领读 | 辛峰
今天我们继续阅读关河五十州的作品《乾隆王朝》。
在昨天的阅读中,我们读到了乾隆执政初期的政策方向,以及他处理宗室问题、进行政治平衡等执政方面的努力,尤其是瞻对战争让他获得了军事指挥上的历练。
那么在瞻对战争之后,乾隆又将推行什么样的政治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客星见离宫
多年前永琏的早夭,曾让乾隆和富察氏痛彻心扉,失去爱子的富察氏健康情况大不如前。虽得乾隆爱宠,但很久都没有能够再孕,直到生下永琮。
永琮是富察氏的第二个儿子,在皇子中排第七,永琮和他的哥哥永琏一样聪明、漂亮,深得乾隆的宠爱,他和富察氏的家庭生活因此也再次焕发出了光彩和活力。
两人入秋同去塞外行围。乾隆兴之所至,对富察氏谈起关外旧俗,说当年先祖创业艰辛,衣袖的边缘能用鹿尾巴毛做装饰,就已经很奢侈,哪里谈得上什么金线银线。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富察氏回宫后竟然特意搜寻鹿尾巴毛,并用其镶边,做了一个小荷包送给皇帝,以示和他一起不忘满洲本色。乾隆极为喜爱,终生都把这个小荷包带在身上。
之后不久,永琮因出痘突然夭折。
1748年1月29日,当天是除夕,就在千家万户庆祝团圆,其乐融融的时候,皇宫内却是一片死寂,尚不满两周岁的永琮永远闭上了眼睛。
乾隆悲恸不已,伤心之余,他向诸王大臣们透露,其实他心中早已经将永琮列为皇储,只是没有像永琏那样将其写入密旨而已。
永琏、永琮两个嫡子的相继夭折,对乾隆的精神打击异常沉重。他自认继位以来敬天勤民,并未有得罪天地祖宗的地方,不明白上天对他为什么如此无情。
他开始怀疑是否因为自己坚持要立嫡子为储君,违背了嫡子不能继统的“家法”,所以才遭到祖宗谴责,至有此难。
乾隆已经够伤心了,但作为永琏、永琮的亲生母亲富察氏,时年已经三十六岁,中年丧子,痛苦比他更甚。
永琏早夭时,富察氏尚能故作坚强,反过来安慰乾隆,永琮一死,她的精神支柱完全崩塌,从此一病不起。
乾隆原想效仿祖父康熙东巡齐鲁,一年前便昭示全国。永琮夭折后,恰在此时,钦天监奏称:“客星见离宫,占属中宫有恚。”其意思是说,此为异常天象,也就意味着中宫皇后将面临着灾祸。之后,东巡的事也被延迟了下来。
让乾隆感到庆幸的是,十几天后,据钦天监报告,那个来历不明的“客星”已经完全消失无踪,与此同时,在御医们的悉心调理下,富察氏的病情也日见起色,似乎不久就能痊愈。
人在饱受摧残后,对命运之神往往会更生敬畏感。身体有所好转的富察氏非常虔诚地告诉乾隆,她在病中时常梦见碧霞元君在召唤她,她已经许下了心愿一定要亲自去泰山还愿。
1748年3月2日,乾隆携富察氏从京师启程,踏上了东巡之路。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天会成为他一辈子的遗恨,他把身边这个心爱的女人带向了远方,却再也没有能够把她带回来。
半生成永诀
在到达行程中预定的泰山前,适逢皇后富察氏三十七岁生日。清代皇后诞辰之日称为千秋令节,皇后诞辰寿宴称为千秋宴。乾隆下令就地设宴,为富察氏庆祝千秋令节。
来到泰山脚下后,乾隆先去岱岳庙致祭,随即会同富察氏服侍随行的皇太后,从岱岳庙出发登山。
那一天,富察氏的精神显得出奇的好,脸上泛出了久已不见的红晕,完全看不出是刚刚大病初愈的样子。
泰山有一系列的景观可以参观,乾隆夫妇先前最为在意的碧霞宫乃是最后一站,在碧霞宫,乾隆亲自拈香,为皇后祈福,之后两人久久盘桓其中,不愿离去。
次日,乾隆又早早起床,与皇后一起服侍皇太后登日观峰看日出,一家人就像平民一样,尽情享受着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
泰山行程结束,一行人前往济南,途中下了一场雪,这场雪来得很不是时候,身体极其虚弱的富察氏经受不住寒冷侵袭,很快便病倒了。乾隆赶紧下令停止赶路,就近在济南驻歇,以便让她调养身体。
经过几天休息与调养,富察氏病情大有好转,乾隆却担心皇后无法承受路途中的劳累,迟迟没有返程的意思。还是富察氏亲自出面,以不能贻误国家大事为由,催促乾隆尽快返京。乾隆才下令起驾回京。
1748年4月8日,中午时分,皇后和皇太后先行登上停泊在运河边的御舟,在他们泛舟之际,乾隆则去了德州月城下的船只泊岸处。
日落前,突然传来了皇后病情复发的消息。乾隆闻讯即刻登舟探视,此时富察氏的病情已经严重恶化,匆忙返京很可能是导致她再次病倒的重要因素。
乾隆悔恨交加,但已回天乏力。黄昏时分,富察氏进入弥留之际,生命能量开始一点点地从这具曾经鲜活无比的躯体中散逸,到了深夜,她永远地停止了呼吸。
乾隆强忍悲痛,亲自前往皇太后御舟奏闻噩耗,当他和皇太后再次赶到富察氏所乘的青雀舫时,皇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已经扑倒在母亲怀中,痛哭不止。
富察氏生有两子两女,两子和长女都早早夭折,次女固伦和敬公主是她留在世上唯一的骨肉。公主痛哭的一幕令乾隆和太后触景生情,当场潸然泪下。
在乾隆执政的第十三个年头,他与富察氏二十二年的盛情生活戛然而止。
他为亡妻所写的挽诗可谓句句泣血,其中既有“半生成永诀,一见定何时”的苦苦追索,更有“不堪重忆旧,掷笔黯神伤”的锥心痛楚。
返京后,乾隆将富察氏定谥号为“孝贤”,也为她举行了盛大的丧礼,宣布辍朝九日,诸王以下文武官员持服穿孝二十七天,斋宿二十七天,百日后才准剃头,外省文武官员从接到谕旨之日起,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临三天。
如此的丧仪,自清代开国以来,尚属空前。
剃头案
转眼间皇后之丧已满百日,乾隆追忆前尘往事,写下了著名的《述悲赋》,以寄托哀思:“信人生之如梦兮,了万世之皆虚,呜呼!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位兮孰予随!”
乾隆曾经降旨在皇后百日丧期内,文武官员一律不准剃发,这本是满族旧习,也就是所谓的“祖制”,但大清会典律例中并无明确规定。
十三年前乾隆为父亲雍正办丧事,也说丧期内不准剃发,许多官员都未在意,丧期内就剃了发,当时朝廷并未追究,所以等到孝贤皇后丧葬,一开始不放在心上的人亦大有人在。
奉天锦州知府金文淳便被揭发在百日内剃了头,乾隆当即下令交刑部治罪,欲予以处斩。
刑部尚书盛安替金文淳求情,乾隆气得暴跳如雷,最后以“曲意徇私,市恩邀誉”将其处以斩监候,而金文淳则被判以斩立决。
不久,剃头案中又出现了江南河道总督周学健及其下属的名字,周学健在孝贤皇后二十七天的丧期一结束就剃了头,下属全部官员在百日内剃头。
乾隆闻报后说,既然督抚都涉案,金文淳不过是个小官,倒可以原谅了。于是下令赦免盛安,将金文淳改为发配直隶修城赎罪。
乾隆的怒气转移到了周学健身上,因为牵涉官员太多,于是采取杀一儆百的办法,将周学健逮捕治罪,后来发现周学健还有贪污受贿的行为,乾隆遂按贪赃罪赐其自尽。
周学健是违制的第一个大官僚,但却不是唯一一个。湖广总督、湖南巡抚、湖北巡抚也在其中。
在皇后死后的半年时间里,因丧葬掀起的政治风暴震动朝野,大臣们或被贬、或降革、或罚俸、或赐死,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大案。但乾隆并没有打算止步,军营是他即将出手的下一个目标。
整顿吏治
乾隆继位之初,虽以宽仁相济政治相标榜,实际是以康熙的宽大政治替代了雍正的威严政治。
乾隆这么做,本身就带有巩固帝位,树立权威的目的。有人甚至说,他之所以要改变雍正的政策,其中的重要原因是要和乃父唱反调,以便得到朝野的支持。
他刚继位时,由于各省的官员都不熟悉,曾要求督抚们时时向他反映所属官员的资料和动态,以便他能够在“秉公甄别”后加以挑选录用。
可是所有的督抚都只陈奏了一次,便再也没有了下文。
一直到执政的第七年,吏治状况仍无基本改变,懒政、惰政、人浮于事也让乾隆为之烦恼困惑。乾隆批评各省的官员考评制度已成“一纸空文”,督抚们对贤员不行举荐,对劣员不予纠察,在举荐时仅凭个人喜好。
一次,云南巡抚向朝廷推荐他手下的一个道台,称其老成持重,乾隆调查后才发现前任巡抚给的评语是年老体衰,再看新任巡抚对其他属员的评语,也都是有优无劣。可想而知,这样的评语对选任人才毫无用处。
乾隆不是没有想到在宽松政治下吏治会出问题。他一开始便意识到,如果官员们误以为他一意宽纵,事态就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为此他曾发出多次警告,假如宽政真的导致百弊丛生,他绝不会坐视不管。
在乾隆执政七八年后,灾荒仍频,社会动荡,抢米抢粮事件不一而足。这其中天灾固然是起因,但人祸也在其中作怪。
为了整顿日益废弛的官场,乾隆不知不觉加重了对官吏的惩治。早期处理亏空案时,他基本只涉及当事人,而不牵扯其上司。从1746年奉天亏空案起,不仅涉案官员被处死,案件发生的前任上司亦被革职,发往伊犁军台效力。
结语
今天我们读到了乾隆与皇后富察氏的深厚感情,以及其家庭悲剧,尤其是富察皇后的去世,让他遭受沉重的打击。但与此同时,他也逐渐加大了对官场的整治。
那么在此之后,乾隆又将推行什么样的政治呢?让我们期待明天的阅读吧!
图片来源:电视剧《延禧攻略》原标题:《《乾隆王朝》③ | 爱情最好的样子,是富察皇后的样子》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本报5月13日讯(通讯员李鑫许明杰)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解决泰安市地下停车场脏乱差、秩序混乱等不文明现象,按照全市统一...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