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川泰山
通天街北起升平街遥参亭,南至旧城南门(泰安门),与今财源大街相接,长约400米。此街与城同修,是泰城古老街道之一。
通天街一名景岩街,取义《诗经·鲁颂》赞泰山:“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岩岩”一语,足见泰山气象。岱顶南侧有瞻鲁台,为孔圣人眺望鲁国的地方。又有岩岩石,据说旧时空旷通透,立于此街可遥见此景。从方位上来看,此街为老泰城纵轴线,由南城门沿街北上,过遥参亭、岱庙,正通岱宗坊、红门,可直达南天门。约于清末年间,更名“通天”,其意即由此街可直上泰山,直达天庭,是串通天、地之际,神、人之间的通道,喻义贴切生动。又有一说,此处“天”为天贶殿,由此街经遥参亭坊门及亭前、后门,过岱庙坊门,进岱庙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直达天贶殿,故曰“通天”,亦为一解。
通天街为旧泰城最重要街道之一。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一·舆地志·城镇乡村》云其“四民辐辏,最称浩穰,居所列街道首位。”旧志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主要有以下原因。
其一,此处为交通中心。其连通南北,辐射东西,南至泰安门,隔城门与南关大街相通,为入城必经之道;北首与升平街相接,为东西集散之地;中间又东通英武、财神二街;西连府前街,可谓四通八达。其二,此处为政治中心。街西即县署,办公机要、断案诉讼、纳粮完税、视察巡查者,皆出入此街。其三,此处为文化中心。街北首即遥参亭及岱庙。庙前是大型文化广场,祈福、还愿、说书、唱戏、杂耍者攘攘不息。每至元宵灯会,更是繁花如海,通街如昼。其四,此处是商业中心。满街店铺林立,客栈栉比,行人车马,往来如流。作为旧时“八大香客店”之一的刘家香客店,即刘岱阳店,也在通天街上。今人柳方梧《通天街今昔》文中有述:街北口两边清末民初有“珍元居”“会芳园”,以后有“同合春”“义和春”“中华楼”,街中有“杨家扁食铺”,街南段路东有“如意居”“一间楼”等饭馆。街内有住肩挑贸易者的小客店,有登山拜神的香客店。街中路东的“泰莱客栈”是住绅士、大贾和过路官员的。泰安城有名的“汶源隆”“茂盛酱园”和“刘记洗澡塘”也在此街。(见1986年泰安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泰安文史资料》第一辑)
“车从八方至,尘坌百里内。”(北宋苏辙《游泰山四首·岳下》)香客店作为旅游产业,伴随着四方民众对泰山的朝拜而兴起,是老泰城一大特色,也是泰山文化一个侧面。据今人周郢考,其在宋代以后迅猛发展,并在明末达到极盛。北宋苏辙《游泰山四首·初入南山》诗中又云:“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逆旅即客店。据《水浒传》第七十四回对泰城香客店的描写:“(东岳)庙上好生热闹,不算一百二十行经商买卖,只客店也一千四五百间,延接天下香客,到菩萨圣节之时,也没安人处,许多客店都歇满了。”可见当时热闹繁华。至明代,香客店已经发展到了山上,“至天门即荡然平壤矣,为市而庐者可三十家,尽庐则碧霞元君宫焉。”(明王世懋《东游记》)至于山下城内外则更是鳞次栉比。时通天街、仰圣街等岱庙周围,及老城四门处大街小巷,布满了各色香客店。清人邱嘉穗《岱下答逆旅主人》云:
人家烟树里,茅堂一径深。
野老能留客,殷勤见素心。
为我具鸡黍,相对涤烦襟。
归途寥落甚,爱尔独知音。
陶然共一醉,庭梅月已侵。
此虽写泰安香客店,然悠哉似农家美景。
明人张岱曾于崇祯二年(1629年)游泰山,其在《陶庵梦忆·卷四》“泰安州客店”中,详细记述了投店流程、服务接待、规模等级等,以写实手法记录了世俗风情,与邱嘉穗所见不同:“客店至泰安州,不复敢以客店目之。余进香泰山,未至店里许,见驴马槽房二三十间;再近,有戏子寓二十余处;再近,则密户曲房,皆妓女妖冶其中。余谓是一州之事,不知其为一店之事也。投店者,先至一厅事,上簿挂号,人纳店例银三钱八分,又人纳税山银一钱八分。店房三等:下客夜素早亦素,午在山上,用素酒果核劳之,谓之‘接顶’。夜至店,设席贺,谓烧香后求官得官,求子得子,求利得利,故曰贺也。贺亦三等:上者专席,糖饼、五果、十肴、果核、演戏;次者二人一席,亦糖饼,亦肴核,亦演戏;下者三四人一席,亦糖饼、肴核,不演戏,亦弹唱。计其店中,演戏者二十余处,弹唱者不胜计。庖厨炊?(cuàn)亦二十余所,奔走服役者一二百人(此情景有些类似现在吃烧烤的大排档)。下山后,荤酒狎妓惟所欲,此皆一日事也。若上山落山,客日日至,而新旧客房不相袭,荤素庖厨不相溷,迎送厮役不相兼,是则不可测识之矣。泰安一州与此店比者五六所,又更奇。”
在历代的经营中,涌现出著名的泰城“八大香客店”。除通天街刘岱阳店外,还有北关东青龙街张大山店、大关街刘汉卿店、灵芝街宋海扬店、永福街夏金章店、财源西街徐默阳店、财源街王炎店、傅公街唐家店。这些香客店规模大、服务优,又各具特色。按清学者张体乾《东游纪略》记其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见闻:“傍午抵泰安,寓城西刘氏客馆,馆可容千人。主人云:‘邻宋氏且容三千人不止也!’颜黄门曰:‘河北不信万斛之舟,江南不信千人毡帐’谅哉斯言!”千人客店,今日泰城亦少见。文中所言,或为“八大店中”的刘、宋二店。后尤以张大山店为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寇入侵泰安,民生凋零,各店相继停业。
通天街上最让老居民津津乐道的古建筑,莫过于老县衙,即县署。作为旧时权力的象征和老城的监护人,是令人敬畏而又瞩目的地方。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泰安升州为府,称泰安府,附设泰安县。清乾隆四年(1739年),知县李松在原萧大亨府第创建县署,已具规模。至乾隆十八年(1953年),知县冯光宿增修。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县黄钤重修。之后七十余年,未见续修之举,以至“由门而堂半就倾圮,而公堂尤甚,堂檐穿天,不知几历年所,至旁舍之颓然更不胜指数。”(清咸丰元年《重修泰安邑廨记碑》)至清咸丰元年(1851年),知县张延龄进行大规模重修拓建,基本定型最后规模设置。旧县署南起东西牌坊(东坊曰:“奉高旧治”;西坊曰:“梁甫名区”)、照屏,进大门,有戏楼,土地祠(东)、狱神祠(北)。过仪门,设六曹科房、班房、亲民堂(致中堂)。再北为内宅,建含春堂三间。再北为退思堂,西为内书房,东为庖厨等。民国间,曾为专署办公之所。新中国成立后,曾为县机关驻地。2007年起,对此进行旅游开发,为仿明清古建设计。今存清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泰安邑廨记碑》,知县张延龄撰文,原在旧县署内,今存于岱庙汉柏院东侧。
民国前,在县西南位置还有一片马厂。马厂原为清人赵弘文梅花馆故址。赵弘文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任广东道御史,后巡按苏松等处治海综核将领,广为三吴父老称颂。后被谗奏,获“荐举太滥”之咎降调,赵不辩,辞官归里,居于泰城梅花馆,以梅香自娱,诗书为乐,著有《光碧书物》《蒙难纪略》等传世。后此一带改建为马厂,厂内建马神祠。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县程志隆对马神祠进行拓建重修,并增筑石台一座。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知县黄钤改修马厂门,并增修棚枥房舍。马厂供县署调度使用外,还有一个重要作用便是供驿站使用。至清末,由于交通方式的改变,驿站裁撤,马厂遂废。民国四年(1915年),知县冯汝骥将此处改建为公园,旋为保卫团驻在地,现早已为居民区所占。
通天街是明邑人萧大亨故居地。据《泰安三千年人物》(市史志办主编)等,萧大亨(1532年—1612年),字夏卿,号岳峰,祖籍肥城安驾庄夏辉村,后随父迁居泰安州城。十五岁时,其父弃世。及长,“长身伟貌,烨之有威。”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以第三甲一百六十名赐同进士出身,即授山西榆次知县,由此出仕。后于万历间历任兵、刑两部尚书十三余年,授太子少保。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大亨致仕返回故里,居于通天街府第。万历四十年(1612年),卒于泰安府第,享年81岁。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被朝廷追赐太傅。览其一生,可谓“四卓”:一是卓有政绩。其参与督师出边,大败南侵的鞑靼敌军。任宁夏巡抚期间,曾单骑出塞调停,威震边塞诸部。面对日倭侵犯朝鲜,萧大亨在刑部任上兼理兵部事务,坚决对日出击,平息战火,挽朝鲜于欲坠。二是卓有政声。初任榆次知县,其赈济饥民,力除时弊,改革赋税,民众无不称善。离任之时,“老幼攀辕泣下”。在朝廷内斗中,面对政敌,大亨亦能秉公正义,而非落井下石,甚至不惜冲撞皇上。三是卓有孝名。隆庆六年(1572年),正在仕途的萧大亨上疏朝廷,返籍奉养老母。万历元年(1573年),大亨在返乡离家五百里途中,接到其母讣闻,散发跣足,兼程徒步,日行百余里赶回家中,守丧三年,内外称孝。四是卓有乡情。大亨心系乡梓,多行义举,曾捐资创建泰安文庙尊经阁,供学人就读,亲编《今古文钞》《文章正宗》等,以授诸生。其在泰山文化方面也用心颇多。隆庆四年(1570年),泰山道士昝复明在凌汉峰下建三阳庵,萧大亨为其撰碑记。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三阳庵扩建,大亨撰《三阳观新建门阁记》。主持移建岱东四阳庵,重修清虚观(今北新街南段),为岱阴碧峰寺撰写《重修佛殿碑记》,为城西元君行宫篆额等。他还有志亲纂泰安志书,但终因事未果,后欣闻泰安知州任弘烈修成《泰安州志》,亲为作序。大亨卒后,明神宗敕令在泰城西南金牛山之阳(今岱岳区满庄镇萧家林村西),为其营建陵墓,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竣工,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1967年,墓毁。今神道石坊、华表及武士、石虎、石羊、石马、文侍等雕刻仍存。
萧大亨族林则在城东岱道庵村位置。聂鈫《泰山道里记》云:“东为箭竿峪,水南流经虎山北,又东南绕明尚书萧大亨先茔侧,汇水为石马湾。”
萧大亨有二子一女,长子萧和中为夫人刘氏所生,次子萧协中为庄氏所生。萧和中历官后府都事、工部都水司郎中,累进太仆寺少卿。萧协中是明末知名泰山学者,以父荫入仕,历任上林苑监丞、顺天府治中等。后致仕还乡,寓居泰安城酝檀园,专心于泰山地理风物研究,著有《酝檀集》《泰山小史》等。明末,泰安城被李自成起义军攻破,协中投井殉明。
萧大亨是老泰城的荣耀,也得到老泰城格外礼遇。除在街西首立有萧大亨进士坊、萧大亨恩褒坊外,在通天街萧氏府第左右立有“三朝元老坊”“两部尚书坊”,至新中国成立初尚存,1956年被拆除。另在通天街东、武宁街中段路北建有萧大亨生祠。至民国间,祠废为民房,然萧公塑像尚存。当时居民于其侧另筑草房一间,安置其像。“文革”间,像毁。
由通天街县署向北,在北段路中原有明邑人孝廉举人安科科第坊,民国间已久废。安科,民国《重修泰安县志·卷八·人物志》有其传略云:“安科,嘉靖丙午举人,授镇江府通判,治行卓异。视篆(掌印视事)无锡,当道异其才,以丹徒、丹阳、武进、宜兴四县并属之,一时父老咸称神明。江寇周至廉率众数千作乱,水道梗塞。科逆战获之。升河南陕州守。渡江,见大炬百余往来,江岸隐隐有哭声。科祷曰:‘年来倭逆犯顺,江北将士阵亡者多,尔欲仗我归籍耶,果尔登我舟。’祷毕,群炬果附舟得渡。其精诚格鬼神如此,解组(辞官致仕)归施棺千余,以痊遗胔。年八十五卒。”
由此可见,安科不仅做官出色,还能通鬼神,当为一代传奇人物。
通天街北首即为遥参亭。遥参亭有坊,俗呼亭子门首,创建于清乾隆庚寅年(1770年)。坊额正面楷书题刻“遥参亭”,题款为“乾隆岁次庚寅年冬月敬镌”。坊两侧有铁狮并蹲,旗杆高耸,古朴厚重,凸显于街市,愈增城之古韵。
遥参亭又名遥参门、草参亭、草参门等,为古帝王及遣吏祭祀泰山之前举行简单参拜之所,“凡有事于岱岳,必先于此瞻拜而后入,实岱庙中央之门户也。”(清咸丰八年《重修遥参亭碑记》)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建遥参门;宋代建亭;至明代建成庭院式建筑;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更今名;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增建遥参亭坊;咸丰年八年(1858年)重修。
遥参亭为二进院。前院设正殿五间,明清时期祀碧霞元君。另有东西配殿。今存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张奇逢《禁止舍身碑》。泰山之巅日观峰南旧称舍身崖。其崖三面陡峭,渊深不可探底。“不知作俑者何人,假南朝梁武帝舍身同泰寺之说,立名舍身崖,哄动香客。为游山计,世人不察,误传圣母登仙之处,谓一投崖,可以成仙,可以报亲。”(清《禁止舍身碑》)旧时常有人为祛父母病灾,以身誓代,于泰山许愿,若亲人病愈则在还愿时跳崖赴死。明万历初年,巡抚何起鸣在崖侧筑墙禁止,碣曰“爱身”,并更崖名为爱身崖。明代直臣钟宇淳曰:“舍本无舍,何况爱缘,非舍非爱,作如是观。”然愚民仍不能止。清康熙五十九年,泰安知州张奇逢重修围墙,加派更夫守护,并于遥参亭立《禁止舍身碑》。此碑后被埋于院内地下,1983年挖掘复得。除此碑外,还有咸丰九年(1859年)《泰邑合山会姓氏碑》(餐菊道人王子翔撰文,汶阳居士张锡唐敬书。碑计四石,有碑序及信众姓名千余。后被掩埋地下,1998年复得),咸丰八年(1858年)《重修遥参亭碑记》(嵌于大殿前廊东侧壁间)等。后院有四角亭,1983年重建。今院东侧有1990年《李白游泰山诗碑》、西侧有1993年《中日友好亲善之碑》、1990年“史家绝唱”题刻及“龙”字题刻等。
遥参亭于民国间曾为警察署住所(后迁至旧府署)。1928年山东省政府驻泰安期间,曾于此设民众剧场,后又用作图书馆使用,今恢复原设置。
遥参亭前为双龙池。自古“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有清泉滃然而仰出”。然泰城缺水,“民以城无蓄水为憾”“得于城西数百步之遥(泰城西打水胡同一带)”。(曹浚澄《双龙池碑》)清光绪七年(1881年),泰安知府曹浚澄、知县曹钟彝以郡城乏水,捐俸倡修曹公渠。赵少瀛撰《曹公渠碑》有云:“时太守曹老公祖、邑侯曹老父台来莅兹土”“尤惓惓于水利之未兴”。遂“导流溯源,因势利导”“以清流济万民”。渠成,士民以曹浚澄、曹钟彝二公名“曹公渠”。今环山路王母池下仍有其遗迹及“曹公渠”“泽润生民”等刻石。又为双龙池,“导泰山之源,自王母池而下,环绕岱庙,贯注遥参亭前,结大池以停奔湍之势。”(曹浚澄《双龙池碑》)双龙池水由曹公渠出王母池,自城北门而入,从岱庙西南隅至遥参亭,注入池中,商民便之,“欢乐之象,感召天和。”(所引同上)池由水池、栏板两部分组成,东西长5.5米,南北宽3.56米,深2.4米,因“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又以东南、西北各有石雕龙首一个,故名“双龙池”。池北面正中栏板内侧有清光绪七年(1881年)“龙跃天池”石刻,池侧有曹浚澄撰《双龙池碑》和赵少瀛撰《曹公渠碑》,均为光绪七年竣工记事碑。
曹浚澄,江苏如东曹埠人,光绪七年春到任泰安知府,光绪十四年(1888年)署理山东督粮道。其曾于光绪八年(1882年)至光绪十二年(1886)间,主持修缮泰山盘路,平易道路,盘曲处翼以石栏,凡二千五百二十丈。使登山者有恃无恐,履险如夷。今红门北小碑林处仍有其记事碑。
曹钟彝,字洪斋,清江苏江阴人,为泰安良吏。民国《重修泰安县志·政教志·吏迹》有传略云其:“苦心爱民,勤于听讼,虽酷暑严寒亦日坐堂皇,求实情而成信谳,不两月颂声大作。”
曹公渠、双龙池之成,还有赖于前太守增公(增瑞)、梅公(梅启熙)、羽士张传彬、绅士李三策等,甚至还有泰城赵家公馆主人、傲徕山民赵尔萃等。赵氏在其民国五年(1916年)斗母宫《天然池记碑》中有述:“予自戊寅来游斯邑,见夫山巅涧麓,流水潺湲,随处涌现,酌之味甘如醴,乃一任其汤汤而去,而郡城内外,民间之饮苦食咸弗恤也。时铁岭增君芝田守是郡,予姊婿也,因怂恿其开渠引水,以便民汲,工未兴而去职。曹君晴轩继之,即今所谓曹公渠者是也。”“戊寅”即光绪四年(1878年),彼时便有开渠引水动议。增瑞,字芝田,铁岭人,是赵尔萃的姐夫,在泰期间多有良政,曾重修山岱阴玉泉寺,有“六朝遗植”(普照寺六朝松下)、“水流云在”(泰山云步桥附近)、“涛声云影”(对松亭附近)、“倚石听涛”(对松亭附近)等题刻,又延请画师绘《泰山道里图》五祯,补刊于清聂鈫《泰山道里记》前。
综上可见,曹公渠和双龙池的创建,发轫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功成于“二曹”,历几任府县,是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共襄盛举的民心工程。
1992年,池外围加筑汉白玉雕花护栏。池西侧存古槐一株,传为唐代所植。
原在双龙池侧还有“五三”惨案纪念碑,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泰安各界民众为纪念济南“五三惨案”一周年所立。民国十七年(1928年)5月3日,日军攻入济南,屠杀中国军民5000余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血案。翌年刻立此碑。碑体呈下宽上窄四棱形,正反两面隶书“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底座三层,中层正面刻“中华民国十八年五月立”。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日军侵占泰城后,被民众埋藏,1983年出土于岱庙遥参亭院内,再立于原址双龙池旁。此碑有二,另一碑为民国十七年(1928年)国民党山东省政府迁址泰安,于同年秋立于天贶殿前扶桑石南约4米处,后移置天贶殿东侧。
遥参亭北,罘罳分翼,岿然如御都紫极者,便是著名的岱庙了。
一条街见证着历史,也记录着现在。1928年,北伐成功。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此街曾更名中山街。1938年,日伪政府又更名其为新民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复名通天街。“文革”间,又更名跃进街。1981年,恢复今名。新中国成立以来,多次对街面进行整修拓建。1984年,进行大规模改建,重新铺筑花岗岩路面,两侧重建仿古建筑,南首城南门处新建通天坊一座。作为一条直通岱庙与泰山的街道,其价值与意义正如坊上楹联所云:“泰山通天拔地经万世沉浮永安四海;岱庙擎日捧月历千年沧桑光照九州。”
人在岁月中慢慢变老,城在发展中日渐年轻,老城的味道渐行渐远,心中的眷恋与日俱增。让我们一起品读老城老街历史,留住老城的根,留住老城的魂。
双龙池东侧
双龙池
遥参亭
老县衙复原
▲通天街(来自网络)
新闻推荐
本报4月17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张建)天干物燥,小火星也可能引发森林火灾。市民进入林区时,如果随意丢弃烟头、随意在野外用...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