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5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于冰冰)律家陶笛,历史悠久,据说已有千年历史。相传最早祖先用黄泥做出陶哨,做警示或诱捕鸟兽之用,这即为律家陶笛的最原始面貌。后律家祖先中有懂音律艺人,将陶泥内部掏空,外部开孔用火烧制,使之不开裂更坚固,发展成能发出几个音节的乐器,便用这种简单陶笛吹奏并配以表演。
律家先人所在的村有万亩古梨园,泰山西御道穿村而过,为历代帝王封禅巡游必经地。相传喜好音律的唐玄宗在泰山封禅期间途经此处,见万亩梨花盛开,景色怡人大喜,遂歇驾于此,律氏先人古戏班用陶笛配乐为玄宗献艺,玄宗以为别有雅趣,大赞泰山脚下梨园陶乐,因似笛子有孔,遂称“律家陶笛”。梨园村现尚残存有古戏台,为古戏班表演之处。
爱音律,被赐名。先人大喜,历代律氏艺人不断钻研、完善、制作工艺祖辈相传,最终发展为现在的律家陶笛。它易于吹奏的现代音乐,又继承了祖先们的历史经验与文化内涵,外表用手拓、雕花、塑形等形式表现泰山文化,由此诞生了独具泰山文化纪念意义的泰山陶笛并深受游客和陶笛爱好者的喜爱。
律家陶笛制作经选土、配土、晒土、淋泥浆、揉泥、印坯、修坯、扎哨口、晾坯、打磨、上光、入窑烧制、清洗彩化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纯手工制作,因此,每一个陶笛都如一个独有的生命,承载着每个匠人的艺术灵魂与精神寄托。
律家陶笛以它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记录着泰山悠久的历史,承载着泰山人稳如泰山,不屈奋进的泰山灵魂,以旅游纪念品的形式让更多来泰山的游客了解泰山文化,贴近泰山精神,让泰山悠久文化与泰山人精神作为一种精神正能量在中华民族中永远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11月4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颜凯)在省级中医医院要找名中医问诊把脉,往往要排好长的队伍,还要提前许多天预约。不过今后...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