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泰安新闻 > 正文

当好改革的“试验田”和“样板区”

来源:泰安日报 2019-01-15 09:25   https://www.yybnet.net/

(上接01版)今年以来,满庄镇将强化产业发展作为突破口和主方向,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2018年,滩清湾村投资243万元建设温室大棚及配套设施项目,新建温室大棚7个,棚区配备水电、自动打药机等设备,新修硬化一条全长450余米生产道路,年可实现村集体增收40万元。满北村投资570万元建设总面积为4815平方米的满庄商贸中心项目,建设32间商铺及摊位进行租赁,目前一层已封顶,年可实现增收49万元。曹家寨村新建的9个冬暖式大棚,其中6个棚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3个棚即将投入使用,租赁曼华庄园实现增收。

“这边是在建的温室大棚,这边是借助坝堰建设的窑洞,冬暖夏凉的窑洞相信以后肯定能留住游客……”在道朗镇北张村泰山青青庄园项目现场,北张村党支部书记王培勇说起与泰山青青庄园的合作项目,打开了话匣子。同样被列为全国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镇的道朗镇,从远景上规划,从机制上入手,从实效上着陆,聚力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截至目前,丰山的农产品冷藏项目、泰山四大名药项目实现经营收入70万元,集体增收20万元。里峪、八楼的高端民宿旅游收入2017年达到80万元,2018年的“十一”黄金周收入达到12万元,农村综合性改革的红利,现已凝成“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强大力量。

在健全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上,岱岳区提出了确定一个载体(专业合作社、集体股份公司)、选准一条路子、用好一个模式,抓好清产核资、净资产股权量化、集体资产交易、土地纠纷调解、“三资”监管、收益分配五个环节,达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集体收入持续增加、集体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增长、集体收入对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的“四增”目标;在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上,提出了建好党支部、村委会、集体经济三个组织,制定重大事项决策、集体财务监管、公共服务提升、村风文明、群众利益维权、落实上级政策六大办法,发挥干部、老党员、老教师、乡贤、先模、妇女、能人七大作用,达到党组织坚强有力、自治组织管理有力、经济组织发展有力、群众爱国爱家给力、大众创业充满活力的“五力”目标;在农民持续增收上,提出了突出资产性、经营性、工资性收入三个重点,抓住农民素质技能提升一个关键,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高端民宿生态游、专业规模场园建设三大领域,实现劳动力有活挣钱、农村人口有资分钱、发展乡村实体有台赚钱的目标;在建立农村生态文明机制上,提出了牢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个观念,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个根本,强化专业组织、农民自治两个管护,抓好山景、水景、路景、街景、林景“五景”建设,达到山清水秀、房舍俨然,路畅巷洁、绿茵花艳,亮化溢彩、街景画卷,产品食品安全、崇尚科学懿范,党群干事一心、邻居和睦一意,美德传统、活力跃然的六个目标。

机制建设与促进发展齐头并进

群众分享改革红利

“每天收入100多块,再加上每个月全勤奖的话,平均一年能收入5万元左右。”在曹家寨曼华庄园上班的刘名英说,从农民变工人,大家也有了固定收入,加上流转土地的收益,每年收入提高50%。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得到实惠,关键是发挥农民的积极性。结合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工作,试点乡镇按照机制建设要全面、要管用的原则,把机制建设着力点放在促进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上。

围绕破解现有土地用不了、用不好的问题,岱岳区制定了土地流转、产权交易、收益分配办法,把用不了、用不好的土地集中用于项目建设。2017年,全区8个试点村共流转土地2738亩。土地农民每年每亩净获收益1000元。围绕发展项目缺人的问题,岱岳区探索建立了“本土人员承包、外来人员领办、科技人员入股、集体组织经营”模式,解决了想干不会干、有业无人从的问题。围绕发展项目缺钱的问题,探索了“以财政资金为引领、以盘活资源为基础、以吸纳社会资本为补充、以放活金融服务为助推”的融资办法,实现了项目实施到哪里资金就保证到哪里。2017年,8个试点村共投入资金3362万元。试点村的8个项目,共盘活闲置民房1536间,开发利用荒山荒滩2218亩,流转闲置土地473亩,吸纳2032名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8个项目建成后预计总收入达到1.13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230万元。2018年又新确定道朗镇八楼村乡村旅游拓展体验项目、满庄镇满北村商贸中心等7个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计划总投资3081万元,建成后预计总收入达到1.42亿元,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2570万元。

结合乡村治理机制建立,试点村都制定了《农村党支部书记任职标准和岗位职责》《村两委委员任职标准和岗位职责》。制定《乡规民约》《山、水、林、田、路五景建设保护办法》《村庄环境保护办法》,对村内道路进行了整修硬化,墙面进行了粉刷,主要街道线路集中进行了整改,达到了弱电下地,基本解决了乱拉乱扯问题。整合美丽乡村、宜居宜业、连片治理、农田水利、文化惠农等资金4808万元,改善村容村貌、扶持农业管护,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今的8个试点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相关制度更为健全,特色产业链正在形成,发展潜能不断提高,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新时代新农村必将在岱岳大地开花结果。

新闻推荐

社会组织同心同行 帮扶“事实孤儿”

本报1月13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徐文莉)12日下午,泰山区“红色领航·星耀泰山”社会组织同心同行活动启动仪式暨泰山慈善基...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泳”助一臂2019-01-14 05:12
猜你喜欢:
评论:(当好改革的“试验田”和“样板区”)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