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安静/文 安琪/图
手机应用软件,也称为APP。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APP的功能和分类更加多样。去年11月,央视新闻曾就“中小学生学习类APP”中出现涉黄内容乱象进行了曝光。近段时间以来,重庆、广东等地家长反映,学习类APP乱象卷土重来,不少学校推荐使用的作业APP成为了网络游戏的藏身之所。(光明网)
现在,每个家长手机里几乎都有一款甚至多款教学APP,虽然为孩子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但烦恼也接蹱而至。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和选择作业APP?
作业APP鱼龙混杂、遭受质疑
现状
作业APP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这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作业服务,提高学习效率,让教学活动数据化可视化,丰富表现形式;反对者则认为,这不过是利用电子产品搞题海战术,而且大部分作业APP的质量并不高,只会加重学生和老师的负担。
客观而言,目前一些作业APP存在的暗含网络游戏,以色情、低俗内容吸引学生的问题,就是有的作业APP不重视作业质量,而为获得市场生存所采取的经营战略,但如此做法只会让作业APP进一步遭遇更多的质疑。
作业APP是给学生用的,里面的内容都应该跟学习有关,不应该随意添加别的功能。如果APP里暗藏游戏入口,怎么能保证学生不会点击进入,怎么能保证他不会去玩游戏?一些APP将题目包装成了智力闯关之类的游戏,表面上看是学习,说到底是想让学生拼排名、拼时间、拼金钱。还有一些APP附加了社交的功能,这就更多此一举了,用处不大不说,还动机不纯,你到底是想给学生一个天地呢,还是想提高自己的点击率?此外,很多作业APP内容雷同、质量不高,不仅不能起到教学活动有益补充的作用,反而成了老师和学生的“包袱”。一些APP甚至存在谬误之处,很有可能误导学生。
主因
作业APP的同质化以及搞题海训练的问题,是由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所决定的,当一些教育机构看准这一市场商机一哄而上,就会导致各款作业APP大同小异,因为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成绩。在这种情况下,注重质量的作业APP应投入力量研发个性化教学方法,但这需要很大的研发成本,一些作业APP运营商觉得即便研发了个性化教学方法,也不一定就能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于是就选择了重营销、不重质量的经营方式,还有的则搞起了包括游戏在内的多元化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对作业APP的监管并不严格,对于其中的游戏,并没有按游戏产品监管。运营商的如意算盘是,以免费教学为名吸引学生(家长)下载安装APP,再用游戏、低俗内容吸引他们花钱购买游戏装备。
对此,监管部门必须严格监管,要求作业APP不能超出经营范围提供游戏产品。有的APP声称,其中的游戏是为了让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适当的休息调整,但这会让监管存在灰色地带。让学生在做完作业后休息的最好方式,是放下电子产品进行户外活动。作业APP运营商要共同维护行业的形象,只有规范经营才能让作业APP持续经营。吸引学生使用作业APP的应该是教学的质量,而非用游戏作为卖点。
治理作业APP乱象必须加强监管力度
建议
治理作业APP乱象,关键要加强对它的监管。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作业APP还很不成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优胜劣汰的甄别淘汰机制。什么样的APP可以用,什么样的不能用,由谁来决定、审核、把关,这都需要建立一定的规范,否则就容易出问题。
教育不比别的活动,对质量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应该想办法让精品的APP脱颖而出,而不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也不妨请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一起来参与管理,让这个市场里有更多的监管者。
对于由学生(家长)自主选择的作业APP,除了监管部门的监管之外,还需要家长在选择APP时,认真了解其服务内容,并加强对孩子的监护和引导,控制使用作业APP的时间,同时告诉孩子如何识别不良信息,让他们逐渐养成健康的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习惯。
人民网:莫让作业APP“藏污纳垢”。
北京青年报:争议中的作业APP需多元监管。
网友花兮花落:作业APP运营方必须意识到,只有提供高质量的作业服务,才能让作业APP得到更多学生和家长的认可。
@朔风:家长陪伴孩子时应有意识地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家长监护孩子使用作业APP学习30―40分钟后,也要提醒孩子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注意保护眼睛。
新闻推荐
物品如何摆设?人员怎样着装?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推进大厅服务规范化
本报10月24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王玉)“下面进行岗前形象自检、互检,请自检头发、衣领、衣巾……”23日下午,市行政审批服...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