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娜 段晓楠
为全面加强和规范涉企收费管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旧动能转换。市物价局发挥职能优势,积极清理涉企价费,着力开展价格服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编制收费清单
降低企业负担
利用“全国收费动态监管系统”平台,对收费单位报送的年度收费情况进行审核汇总,撰写收费统计分析报告,向省物价局报送。为贯彻落实国家“放管服”规定,与相关部门开展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理、涉企收费专项调查清理。先后取消、停征行政事业性收费97项,降低标准19项,减半收取1项;取消、停征政府性基金6项;放开政府定价经营性收费29项。经测算,仅取消机动车拓号、驾驶员照相等服务收费,每年可减轻企业、群众负担800余万元;取消水附加费后泰城居民用水每年可节省开支240余万元,非居民用水部分降低900余万元;降低城建档案技术咨询服务费,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10万元;降低一般工商业用电价格,初步测算每年可减轻企业负担500余万元。截至目前,泰安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共涉及19个部门90项、500多个标准,政府定价经营性收费共涉及13个部门24大类、600多个标准。2017年编制了《泰安市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清单》《泰安市政府定价经营性收费项目标准清单》,并在政府网站、《泰安日报》等主流媒体发布。
优化服务
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扎实开展“服务企业年”活动。开展价费政策宣传,将涉企收费清单目录以及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打印成册,送“册”上门;开展价格调研,及时了解企业负担和惠企政策落实情况;建立企业联系制度,专人负责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改进价格监管办法,打造全方位规范引导机制;针对负担的企业“自愿”化和表象合法化的新趋势,搭建“企业呼声直通车服务平台;设立涉企收费举报“绿色通道”,安排专人负责涉企收费举报案件查处。制定《关于发挥价格职能促进企业发展的意见》,从四个方面明确了20条政策措施。一是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严格落实差别电价政策,环保价格政策,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价格政策。二是实施清单管理制度。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对政府定价项目实行清单化管理。抓好国家和省取消、减免和停征的涉企收费政策落实。督导金融机构规范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公路运输价格改革措施,切实降低流通成本。三是完善价格服务措施。统筹全市价格政策,企业用水、用电、用气、用热等政府定价或收费,由市统一制定;放开市场竞争比较充分、个性化需求较强的医疗服务价格;放开具备市场竞争条件的景区景点门票价格;扩大平价商店建设规模,引导农业合作社与城市商超合作;编制泰安峰松物流价格指数;建立重大项目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审核制度,出具价格认定报告,为司法机关办案提供依据。四是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开展涉企收费监督检查,规范房地产价格秩序,深入推进价格信用制度建设。严格落实便民服务电话、价格举报案件受理、办理制度,从快查处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价格举报案件。
开展执法检查
纠正向企业乱收费行为
以查基层单位、查薄弱环节、查突出问题为重点,加强对企业反应强烈的地域、部门和收费项目的监督检查,掌握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及企业的意见建议。采取“外围调查—座谈了解—确定范围—财务审查—项目审查—专家指导”的办法,派出调查组暗访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中心,对部分大中小微企业上门走访,先后对241家行政事业性单位、中介机构、公共基础服务企业进行了检查,发现继续收取国家明令取消的收费项目、自立项目或自定标准收费、超标准收费、利用职权强行服务并收费、分解收费项目、重复收费、扩大收费范围等问题,涉及金额1741万元,分别依照规定区分不同情况作了处理。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1日讯(通讯员高兴龙)近日,市城市管理指挥调度中心按照“规范、高效、服务、精细、创新”的标准要求,建立健全数字化...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