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程公在整理“爱心书橱”里的图书。□记者郑莉报道□本报记者姜言明郑莉
本报通讯员张继峰
近年来,在泰安市泰山区的部分商店、宾馆、营业厅等场所,悄然出现了一个个“爱心书橱”,将带着油墨香味的纸质图书送到市民身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信息碎片化时代对阅读的冲击,成为市民的“良师益友”。
“爱心书橱”的发起者叫谭程公,泰山区省庄镇后省庄村人,初中时期开始辍学经商的他,如今是一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他同时还是泰安市德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公益事业让他很有成就感。自2007年起,他通过拿出企业纯利润、鼓励企业职工捐款等方式,先后为11家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出了3000部收音机和生活用品,免费为道朗村、后省庄村等安装太阳能路灯240余盏,设立泰山区图书馆流动服务点一处、“爱心书橱”50余个,共计5万册图书供市民免费借阅……
在一系列爱心活动中,谭程公最上心的就是“爱心书橱”。“我读书少,刚步入社会时没少吃亏,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这些年来我一直坚持阅读,从中受益颇深。我希望能通过‘爱心书橱\’,助力营造全民阅读的氛围,让更多人从阅读中受益。”他告诉记者,“2014年最早有设立‘爱心书橱\’的想法是考虑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但在运营中,发现不少孩子成为‘爱心书橱\’的‘常客\’,现在已建成的50余个‘爱心书橱\’中,图书种类丰富,能满足不同读者的需要。”
谭程公告诉记者,虽然目前已经设置了50余个“爱心书橱”,但这4年的爱心路走得并不顺畅。“一个书橱配套500册正版图书要1万多元,我们德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是4A级公益组织,不具备公募资格,资金怎么来?还有很多人对做公益有质疑,管理上存在一定难度。”谭程公回忆说,是很多读者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力量。
让人印象深刻的读者中,有一对母女,她们都是残疾人,每次都是患佝偻症的母亲推着轮椅上的女儿来借书。她们常跟值班的工作人员说“治病需要花钱,就没钱买书了,谢谢你们的‘爱心书橱\’让我们有免费的书可看,读书给了我们生活的力量。”虽然“爱心书橱”最多允许一次借两本书,但工作人员会允许她们多借几本。
谭程公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最常见的是乡村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课外读物,有效改善了离市区图书馆远借阅不方便,甚至家庭收入有限没能力购买图书的状况。
目前,谭程公企业的在职员工都是德通公益的志愿者,做公益的费用一部分也来自他们每月的工资。“公司每个月发了工资后,每名员工都会把工资捐一些出来,50元、100元,工资越高捐得越多。”谭程公说,“爱心书橱”的图书每3个月轮换一遍,所以每名职工志愿者都要去值班,做好更新、补充工作。
随着“爱心书橱”设立越来越多,有的商家主动找上门来要求合作,荣誉也接踵而至。2017年,“书香泰山”公益书橱教育扶贫项目入围了首届公益慈善项目。同年,在第二届泰山公益论坛上,泰安市德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获得公益项目大赛最具影响力奖。
看到项目做得不错,泰山区文广新局领导找到德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寻求合作。2018年5月,德通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与泰山区文广新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广执行泰山公益书橱项目。
“‘爱心书橱\’契合全民阅读精神,能有效弥补全区仅有一个图书馆、覆盖面有限的情况。通过社会力量参与,设立借阅点,服务居民半径不超过2公里,能满足市民阅读需求,政企互助的方式能有效为政府排忧解难。”泰山区文广新局局长展新维表示,下一步,双方将在管理上进行探讨,力争让书橱合理布局、充分利用,保持新鲜度。
与泰山区文广新局合作后,谭程公做公益的信心更足了,“我们近期刚采购了20个书橱,计划到2018年年底设置完成100个‘爱心书橱\’,倡导市民重回纸质阅读,让阅读成为文明城市的标志,带给更多人正能量。”谭程公说。
新闻推荐
本报6月19日讯(通讯员郝辉)端午小长假恰逢父亲节和毕业季,泰山区旅游节庆氛围浓郁,活动内容丰富,市场井然有序,安全状况良好,游...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