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文明创建的大考,检验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总水平,但真正的“考点”则在人民群众感知的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具体变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事关群众福祉,根本目的是通过办一批惠民利民实事,满足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需要,让群众生活得更舒适、更安全、更幸福。正因如此,要把创建的过程作为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反映突出问题的过程,让文明创建成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幸福工程。
坚持目标导向创建为民。群众利益无小事,桩桩件件总关情。始终盯着大目标,坚持从小处着手,把一件件看起来不起眼但群众关切的小事做实、做好,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过程中提升城市文明的靓度与质感。面对更紧迫的形势、更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不忘初心,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呼声,把创建为民从文件、口号落实到大街小巷、基层社区、每个家庭,使环境持续改善、秩序持续优化、服务持续好转、群众持续受益。
坚持群众路线全民创建。文明城市人民建,文明城市人民管,不仅关系到泰安市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更直接关系到发动市民群众投身文明创建,做好社区街巷工作,挖掘文化文明潜力,优化提升城市空间。只有更好地调动广大市民群众热情,使之真正担当创建主体、向往创建实惠、憧憬城市文明,才能群策群力,克难攻坚,借助群众的智慧和“手艺”,共同绣出绚丽的城市文明之花。
创建为民、全民创建、共建共享是文明创建的要义所在。如何“激活”群众的参与感,那就要请群众当考官、做监督,让群众来评判、说优劣,注重群众体验,防止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比如,背街小巷的脏乱问题如何根治、老旧社区的保洁如何坚持、农贸市场环境如何不断改善、电线电缆如何不成“天罗地网”、小区停车如何规范有序,乃至于一棵树怎么修剪得既美观又遮阳等等,对这些市民群众感触比较强烈的问题,要听取群众心声,精准施策、持之以恒,落实责任、无缝对接,真正让群众享受到文明创建的红利。
文明创建的进程,是听民意、补短板、解难题、改陋习、提素质、升品位、人城共进的过程。从市民个体的言行举止,到相关单位的查遗补缺,从不可绕开的“老大难”“反复病”,到责任部门的敢监管真监管,都要步步踏实,莫虚半脚。采取专题座谈、个别走访、问卷调查、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把“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起来,把“个别听”与“集体谈”结合起来,把“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结合起来,不过关的坚决返工,甚至推倒重来。要以此汇集群众智慧、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既让群众真正成为创建主体,又充分反映群众的意愿,达到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的创建目的。
新闻推荐
本报3月28日讯(通讯员王聪)为增强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识别能力,提高金融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意识,营造健康和谐公平的金融市场环境,近日,建行泰安分行东岳支行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组织人员走上街道,继续开展3...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