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全媒体记者 徐文莉/文 隋翔/图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旧时,在雨中的田间地头上,总能看到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农人,或牵着耕牛,或扛着犁耙,或躬身耕作,或匆匆赶路。随着时光流逝,蓑衣成为模糊的记忆。
如今,穿越千年风雨,大汶口蓑衣制作工艺依旧完整地保存于世。在岱岳区大汶口镇卫驾庄,92岁的老人王芝莲从一把三棱草中挑出粗细均匀的三根细草,一点一点地编织到一起。据介绍,斗笠和蓑衣,笠以护头,蓑以庇身。斗笠,源于东方古国,是一种遮阳蔽雨的竹藤编织帽子。蓑衣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从历史记载来看,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草编雨衣,那时就称作“蓑衣”。蓑衣一般分为大蓑衣和小蓑衣。其中,大蓑衣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笠配合使用,阴雨时用以遮雨;小蓑衣由于通风透气,穿在身上可用来遮阳。
“下雨时,蓑衣穿在身上可以防寒保温,比现在的雨衣舒服多了。”王芝莲说,以前蓑衣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工具,随着油布、塑料布等制作而成的轻便雨衣逐渐兴起,笨重的蓑衣慢慢远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蓑衣保暖的特性依旧被恋旧的老人念念不忘。
蓑衣作为农耕文明的缩影,记录了人类前行的足迹。卫驾庄村民、大汶口文化爱好者王延华说,卫驾庄坐落于大汶河沿岸,每天在这个村庄歇脚的商户不在少数。蓑衣作为防雨、保暖的生活必需品,市场广阔,聪明的卫驾庄先民就抓住了制作蓑衣这一商机。相传当年卫驾庄编织蓑衣的人家很多,几乎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少都会编织。每到下雨时,堂屋、东屋、西屋、南屋,都是编蓑衣的人,卫驾庄逐渐把蓑衣做成了远近闻名的大产业。
现在,会编织蓑衣的人越来越少,王芝莲正努力把这门技艺传授给儿子和儿媳,希望蓑衣的编织技艺能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本报3月12日讯(最泰安全媒体记者刘红川)近日,记者从市交警支队获悉,3月16日起,长城路北段、东岳大街西段的道路限速值将由80公里/小时调整为70公里/小时。交警部门提醒车主,经过该路段时注意控制车速。...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