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1日讯(通讯员 董菲 王涵 韩长清)近年来,市规划局紧密结合泰安资源禀赋,将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养老服务与特色建筑修复、景观打造、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相结合,突出加强乡村生态环境和文化遗存保护,扎实推进美丽乡村规划,不断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突出规划引领,积极推进“全域规划”。该局切实发挥规划引领调控作用,严格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原则,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一体化规划体系。目前,《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2017年修订)》获国务院正式批复,启动了新一轮《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年—2030年)》编制;规划区内18个乡镇已启动11个总体规划修编工作,8个乡镇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县市区编制完成村庄规划编制966个。
优化发展格局,全面统筹美丽乡村建设。按照《山东省农村新型社区和新农村发展规划(2014-2030)》,综合考虑地形地貌、区位特点、建设模式、空间布局对村镇规划建设及发展模式进行引导。以全面建成美丽乡村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打造特色村庄。完善村域交通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规划,对美丽乡村建设交通干道及村镇主要出入口进行景观设计。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顺应乡村游市场需求,以景区化理念、产业化模式和立体化服务着力打造特色小镇,编制《徂徕山汶河景区特色小镇概念规划》《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村旅游规划》等,将乡村旅游产业作为促进产业融合的主要抓手,构建以乡村旅游产业为催化,现代农业、健康养生养老业、文化创意产业、体育运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一旅促四业”全产业体系,构筑乡村旅游引领的复合型产业链条,激活乡村产业经济造血功能。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魅力特色,把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赏花采摘、观光垂钓、生态农场、古村落展示、民俗体验等多元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
挖掘文化内涵,提升资源整合规模效益。利用泰山独特的历史文化、民族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在乡村旅游规划上始终坚持文化先行,注入文化因子,延伸文化产业链条,提升景区的底蕴和内涵。在徂汶特色小镇规划中,依托国家森林公园徂徕山和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大汶河,从道路、交通、环境、建筑风貌,到功能布局、各类设施统筹考虑,将基地现有资源发挥优势最大化。在泰山区省庄镇安家庄旅游规划中,着力挖掘提升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优势,打破“小而散”的旧格局,通过环境整治、文化挖掘、服务提升,完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等措施,打造以淳朴的乡村风情为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乡村旅游+生活美学、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乡村旅游+慢生活”等新模式,打造了一批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新闻推荐
受委托,我公司定于2017年9月28日上午10时在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网络拍卖平台(http://pm.caa123.org.cn)对以下标的进行拍卖。一、拍卖标的:2017年第5批报废铁路货车篷布一宗(全部存放在泰安篷修所),共计...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