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贾风城 崔倩
去年以来,泰安市从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入手,注重现代化元素和历史文化资源的结合,最大限度“显山露水增绿彰文”,着力打造底蕴丰厚、特色鲜明、充满魅力的现代化花园城市、森林城市、宜居城市、志愿服务城市,努力创建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的全国文明城市。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是一个超越自我的“蝶变”过程,也是一次“补齐短板”“内外兼修”的主动冲刺。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泰安市成立由市委书记挂帅的市创城领导小组和以市委常委或分工市长为组长的9个工作组,统筹督导全市创城工作,实行网格化创建,构建起“一把手亲自抓、分工同志具体抓,全民共创”的工作格局,形成了强大合力。
泰安市创城工作围绕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利民的宗旨,狠抓便民、利民、惠民等工作措施的落实力度,解决突出问题,补齐问题短板。各级各部门及时查摆整改问题,设置规范便民服务摊点,对露天烧烤进行清理,新建、改扩建农贸市场方便居民生活。针对公共交通秩序混乱的问题,泰安市集中力量攻坚整治“乱闯红灯、乱穿马路、乱道行驶、乱停乱放、超越斑马线”等五类顽疾。创城期间,泰安市先后以“我文明我幸福”“幸福泰安·美在身边”为主题,围绕文明交通、文明旅游、诚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宣传等内容,开展主题活动。组织开展“我爱我家、人人文明、处处风景”百万市民助力创城志愿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并在全市13万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创城主题活动,对创城工作提出意见或建议。
泰安市将拆违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创建等活动结合起来,做到拆除一片,创建一片,美化一片。拆违后的土地优先用于民生保障类、基础设施类等重点项目,目前,全市违建拆除后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地共计2261宗、455661平方米。泰安市在加大拆除违法建设的同时,坚持拆绿结合、拆建结合、拆创结合,做好拆后土地的综合利用,宜耕则耕、宜绿则绿、宜建则建,全面保障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截至目前,全市共拆除城乡违法建设58170处、1737万平方米,拆后土地利用43501宗、1586万平方米。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本报9月12日讯(记者董文一)今天,省住建厅城市管理局专家组对泰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进行验收。泰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高分通过验收。专家组听取了泰安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发展历程、工作亮点、主...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