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文杰
十五年前,赵如香从一名下岗职工走上了投递之路,一路执着,在投递工作中干出了自己的风采,赢得了用户的认可。纵然风雨兼程、辛苦劳累,赵如香却觉得“值”!因为,她不仅收获了自己的事业,也收获了用户的真心,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勤奋执着,她从投递新手到业务能手
2001年夏天,下岗半年
的赵如香成为菏泽发行投递局
康庄投递部的一名投递员。新的工作机会让赵如香倍感珍惜,她决心要干出一番成绩。然而,作为新手,刚开始从事投递工作时,赵如香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麻烦。
由于业务不熟练,记不住邮发代号,赵如香分报纸分得很慢,常常都是同事们已经出发开始一天的投递工作,而赵如香还在手忙脚乱地整理报纸。为了锻炼自己的业务能力,赵如香下班之后把样报拿回家偷偷练习,业务上遇到不懂的就及时向同事请教。渐渐地,赵如香的投递工作开始走上正
轨。在确保邮件、报刊第一时间送
到客户手中的同时,赵如香还学
会了如何关心他人,如何采取
换位思考的方式与客户沟通,
将用户当成亲人一般对待。
经过不断努力和同事们
的帮助,她用优质的
服务赢得了客户
的肯定,成为了客户的朋友。
一个夏天的上午,暴雨如注,虽然天气恶劣,但赵如香的投递工作却没有耽误。她用提前准备好的塑料袋把报刊、信件精心包好,按时出班。此时,路上的积水已经漫过了赵如香的膝盖,无法骑行,她只能推着车,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报纸和信件送到客户手中。看到赵如香冒着大雨仍然准时将自己订的报纸送到,客户孙识十分感动,连忙让赵如香进屋避雨顺便歇歇脚,但为了不耽误给其他客户送件,赵如香没有进屋,转身就要继续骑车赶路。这时,孙识急忙倒了一杯热茶,不由分说递到她的手中。握着冒着热气的茶杯,赵如香虽然浑身打着寒战,但心里却暖暖的。
乐于助人,她将邮路越走越宽
菏泽军分区家属院有
一位老人姓林,虽然已经去
世两年,但提起老人,赵如香仍
忍不住泪流满面。“她跟我奶奶
年纪一般大,我已经把她当成了
自己的亲人,老人对我也很好。”赵
如香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讲述着自己与老人的点滴。初识老人时,老人年近八旬,老伴已去世多年,只有一个女儿远嫁泰安。由于老人体弱多病,行动不便,虽然住在一楼,门口也有报箱,但赵如香每次还是将报纸送到老人家中。每次送报纸的时候,赵如香都会帮助老人倒垃圾、扫地或做一些其他家务活儿。因为老人常年独居,非常孤单,赵如香也会抽出几分钟时间跟老人聊上几句,讲讲自己白天的见闻,问问老人的近况。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赵如香会带上自己的孩子到老人家串门,让
老人热闹热闹。十几年来,老人已将
赵如香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因耳
背,怕赵如香敲门自己听不见,每
到送报时间,老人都会给赵如
香留门。知道赵如香每天送
报辛苦,临走时,老人还会
偷偷给赵如香口袋里塞
些零食。“后来老人癌
症晚期,女儿想接
她去泰安,谁
劝都不听,后来在我的劝说下,最终同意跟着女儿走了。”赵如香说,那是她最后一次见老人,至今脑海中还清晰地记得老人的音容笑貌。
一年冬天,赵如香像往常一样来到西城办事处一个社区送报纸,刚拐进胡同就发现一位老人倒在地上一动不动,车子也倒在一边。见此情形,赵如香急忙停好车子上前去扶老人。在她的慢慢搀扶及轻声呼唤下,老人逐渐清醒过来,赵如香这才认出这位老人正是自己的客户李大爷。看到李大爷渐渐恢复神智,赵如香慢慢将老人扶回家,然后通知了老人的家人。现在,李大爷一家已经把赵如香当成自己的家人,关系十分要好。
投递工作十五年,赵如香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总是利用工作之余帮助用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都是点滴小事,但她十几年如一日,已经把这些当成了自己工作的一部分。面对取得的成绩,赵如香表示今后会更加努力,切实建设好“爱心邮路”,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 “爱心使者”,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 全 部 力量。 
新闻推荐
丁氏,日照望族,仅清朝267年即出了49名举人,14名进士。同时,还出现了一位同盟会创始人;当代,又出现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丁氏始迁日照是在明初,当时沿海边境不时为倭寇所扰,丁氏始祖丁顺以避乱...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