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位省城的作家朋友带着几个青年作者来莱芜采风,我陪他们到雪野旅游区转了一圈,然后去雪野宾馆休息。喝水期间,有人提议让这位作家留下墨宝。免不了推让一番。几个人有的劝说,有的铺纸,有的拿笔、倒墨汁,见人们这么真诚,他便答应了。只见他放下茶杯,站在案前,面对宣纸,略一思忖,提笔写下了两行大字:“莱芜不芜,雪野不野”。围观的人夸赞:字写得好,这两句话的意思更好。这时有人说:现在的莱芜的确不荒芜了,应该叫莱富。又有人附和:雪野也不是野外的荒地了,上世纪50年代就建了这么个大水库,近几年又在周围建起了这么多高档住宅区、宾馆、游乐设施,已成了旅游胜地,这名字也得改改。作家朋友说:地名轻易改不得,莱芜历史悠久,为什么叫莱芜应该是有来历的。我解释:现在的说法有几种,最早的记载见于嘉靖莱芜县志,书中说,汉代置莱芜县,属泰山郡,并引用《水经注》的话,公元前567年,“齐灵公灭莱,莱人播流此谷,邑落荒芜,故名。”当然,当时所指地理位置并不是现在的莱城一带。至于雪野名字的由来,没看到文字记载,乡间传说倒有一些,说法不一。
由此我想到另外一件事。雪野附近有个村庄,原名叫“泥湾子”,前些年有位领导到这里全面看了看,给村干部说:泥湾子太土气了,你们现在村貌大变,荒山经过治理有了可观的收入,群众富裕了,应该叫“金泥湾子”。村里人很少见到这么大官,领导的话还能不听?从此,这村名就改成了金泥湾子。后来人们议论,虽然只增加了一个字,可原来的品位没有了,真正“土气”的倒是这个“金”字。
文革初期时兴了一阵子改名,不仅人名,有些村庄也改了,把几百年上千年流传下来的名字,改成了向阳、红旗、卫东、向前……觉得名称一改,人们就都成为革命分子了。其实老百姓不理会那一套,那些新名字只是一帮人吆喝一阵子,没多长时间就都销声匿迹了。
我又想起了“艾”与“爱”那两个字。艾是个多义字,一般作名词解,指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有香气,可入药,内服可止血,多加工成艾绒艾柱,用于灸法。它还可作形容词用,一是指年老的,对老年人可称耆艾;二是指美好、漂亮的,对年轻貌美的人可称少艾。作地名用也古来有之。据《春秋·哀公十一年》记载,当时的齐国就有艾陵这么个地方。后人考证,此地在今山东泰安东南(也有说在莱芜东北的)。陵,一般指丘陵。至于现今莱芜市南部的艾山,是不是由此而得名,还有待有心人考证。爱是个动词,不论作人名或地名用,都显得太俗气太直白了。总不能像某些电视剧上那样,把“我爱你”挂在嘴上,还得大声喊叫出来。
其实从来没有规定不允许改名,不管人名地名,都是可以改的,北京原来不就叫北平吗!关键看怎么个改法,有没有充分的理由,人们能不能认可。确需要改,必须改得合情合理,更有内涵,更有韵味。如果改得俗而不堪,那肯定是败笔了。倘若是千古流传下来的名字,那更要慎重对待,首先要弄清它的来历,再了解一下在民众中的影响,不然,就是瞎胡闹胡乱改了,只能赚个费力不讨好。
新闻推荐
岁末时节,雪后初晴,五矿·浦江水岸在冬日的暖阳里点燃莱芜楼市2016年第一把热火。1月23日,备受瞩目的五矿·浦江水岸营销中心在万众期待之中盛大开放。鲁中矿业有限公司、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