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日子越过越好,优抚金也越领越多! ”4月21日,禹城市86岁的革命伤残军人刘成吉拿着刚领出来的3500元优抚金,笑着对记者说。
刘成吉家住禹城市李屯乡前车刘村,说起20年来的变化,他打开了话匣子,“我感触最深的是这些年优抚待遇不断提高。 ”刘成吉说。他1947年入伍,1950年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不幸受伤,被评定为三级因战伤残,后来他在泰安市优抚医院疗养,一直到1956年才回乡。
刘成吉回乡不久便结婚生子。夫妻二人住在5间土房里,种着6亩耕地,要赡养2位老人、拉扯4个孩子。 “1994年,优抚金一年能领七八百元钱,除了日常花费,几乎剩不下存款。 ”提起当年的窘迫,刘成吉记忆犹新,“渐渐地国家不断提高我们这些退伍老兵的待遇,1999年,我一年能领到1500多元钱了。 ”
“当时的优抚金,基本能满足生活需要,但是要碰上大事,肯定不够。 ”刘成吉说。 20多年前,刘成吉的孩子们陆续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面临着办喜事,但为数不多的补助金让刘成吉感觉到了压力。
2007年,让刘成吉印象最深的是国家大幅度提高退伍士兵优抚待遇。他的优抚金一下子涨到了1万多元。 “那会儿村里很多年轻人出去打工一年都挣不到1万元。 ”刘成吉自豪地说。
如今,年过八旬的他一个月就能领3500多元,一年就是 4.2万元。 2013年,刘成吉依靠多年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在村里新盖了 4间大瓦房,开起了小超市。
同时,优抚对象还有专门的医疗补助,一般优抚对象的补助比例由原来的15%至35%增长到了现在的50%;重点优抚对象的补助水平最高达到85%。
此外,2011年起,德州市开始组织老复员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轮流到省市的优抚医院进行疗养,每年去一个月,环境好、管吃住,给免费查体。每当村民羡慕刘成吉的时候,他总是说:“都是国家的政策好,俺们这些老兵为国家奉献一时,国家供养了俺们一生! ”□本报记者 徐冬晓 本报通讯员 赵忠和 李月
新闻推荐
...
泰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泰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