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武县白浮图镇采取政策引导、典型带动、科技引领、跟踪服务等措施,有力促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全国有名的“芸豆镇”。更令人惊奇的是,为了提高种植效益,该镇积极探索新的种植模式,扣棚前种植菠菜,芸豆间作甘蓝,接茬种植西瓜,西瓜间作玉米,玉米间作秋芸豆,一年六种六收,累计亩效益达2万元。
1995年,白浮图镇开始发展早春中温棚芸豆。当初,由于规模小、种植分散、管理粗放,形不成市场,产品价格低而不稳。
经过5年摸索发展,2000年全镇的种植面积近6000亩。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却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和拉动力的特色产业,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
“效益平稳、市场潜力大、适应性强”。镇党委果断地把中温棚芸豆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有计划地组织群众代表到泰安、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并培养了几个种植大户,现身说法,群众的种植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为扩大种植规模、解决资金难题,白浮图镇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奖励一批有影响的带头大户,让他们率先发展。积极主动地与金融部门联系,让想种植又缺资金的农户进入发展行列。广泛宣传发动,帮群众算透经济账,分析粮菜效益差别,动员群众自筹投入,形成了产业投入的合力。同时,该镇还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对适宜种植中温棚芸豆的土地划成22个百亩方和14个千亩方,在这些区域全部种植中温棚芸豆,以达到成方连片、区域种植,形成了规模效应。2015年,全镇种植中温棚芸豆5.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70%。
“有了规模,就迫切需要提升产业效益和档次,而提升产业档次的关键是要开拓市场和龙头带动,核心则靠科技引领。”镇党委书记陈居祥说。
注册“翠博”牌商标,申报获得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白浮图芸豆实现了华丽转身。
有了“金字招牌”,白浮图镇分别在寿光、金乡设立办事处,录制了芸豆生产专题片,在中央农科频道及省电视台“乡村季风”栏目播出,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去年5月份,还成功举办了芸豆购销洽谈会,邀请120多名外地客商参加,一次签订购销合同14份,总量达370多万公斤,产品畅销全国140多个大中城市和地区。
为有计划地搞好农技推广、农资供应,白浮图镇还成立了“芸豆研究所”,为农户提供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同时,还围绕芸豆生产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先后上马了两个农产品包装企业,组建了占地550亩的农副产品加工园,为芸豆产品的就地加工、包装、保鲜、销售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扩大规模的同时,白浮图镇更加注重科技服务,主动与山东农业大学、省蔬菜研究所及寿光农业技术推广站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都聘请专家、教授举办芸豆生产培训班,使所有参与种植的农户都能接受培训。在种植、管理的关键季节,把中温棚芸豆的生产管理技术打印成册,以明白纸的形式发放到各家各户,使全镇95%的从业农民能熟练掌握芸豆的实用生产技术。
目前,白浮图镇不仅打响了芸豆品牌,还种植秋豆角2.1万亩、辣椒1.3万亩、甘蓝0.7万亩、葡萄0.12万亩,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板块经济,被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国家级“菜篮子工程”示范基地,“全省中温棚芸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
记者 刘 洋
新闻推荐
为全面巩固二甲复审成果,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完善运行机制,强化内涵建设,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自3月份积极开展了制度落实、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