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5日讯(通讯员李锋)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病区,一位老人激动地向医护人员一遍遍地说着同一句话:“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这一幕让不少患者驻足一探究竟。记者了解到,老人姓刘,是一名退休教师。8月4日老人在眼科做了白内障手术后,视力恢复到了0.8,今天他特意前来向眼科的全体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据刘老师介绍,之前他的视力相当不好,这让爱好广泛的他在生活上有了很多局限。刚开始他以为是年龄大了,没在意。适逢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疗小组到乡镇进行白内障筛查,他检查出患有老年性白内障。经过免费的术前检查,刘老师被告之需要做手术。“和我一起做手术的还有很多人,他们有些恢复到了1.0、1.2!我虽然只恢复到0.8,但看东西非常清楚,我已经非常高兴啦。”刘老师激动地说。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人。早期只是让患者感觉眼前有一团白雾,视物模糊;发展到中晚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很多严重的并发症,如青光眼、色素膜炎等。
“我们所采用的是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是目前最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方式。”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姚广新主任向我们介绍说:“相比于传统的手术方式,此种手术方式具有时间短、切口小,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好等优势。”
“由于患者多为老年人,年纪比较大,再加上眼睛看不清楚,还有一些老年人听力也不好,这就让我们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存在了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的医护人员,牢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处处为病人着想,用我们充满爱心、细心、耐心的护理,服务于每一位病人。”眼科护士长王双说道。
据了解,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作为泰安市低视力康复定点医疗机构,自2011年山东省启动百万白内障复明项目以来,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盲治盲网络,接受了大量的白内障患者。目前已经为岱岳区100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了复明手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好评。
新闻推荐
本报9月25日讯(特约记者
徐峰
通讯员
李爱军)记者从岱岳区获悉,近日,泰山青春创业园、大汶口工业园科学技术协会揭牌成立,岱岳区率先在泰安市成立了园区科协组织。 除...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