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8月18日讯(记者董忆)16日上午,在东平州城农田里,全市玉米机收暨新机具演示现场会如火如荼,30台新型农机具轰鸣,收获玉米、机械深松、旋耕施肥播种,在很短的时间里一气呵成,受到农民和农机大户的青睐。
据了解,此次现场会上,农机部门为农民带来不少的“新宝贝”。在场的农机专家告诉记者,实施玉米机收保护性耕作可以改变玉米传统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由传统耕作方式向现代耕作方式转变;可以解决秸秆禁烧问题,发展循环经济,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可以促进秸秆的有效利用,实现保护性耕作,培肥地力,实现小麦免耕播种,为小麦的丰产丰收打下良好基础。
今年泰安市玉米种植面积293万亩,三夏期间,农机部门积极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麦间套种模式,大力推广玉米机械化播种,全市玉米机械化播种面积265.5万亩,机播率达到90.5%。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近几年,泰安市农机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玉米收获机械迅速增加,今年新增玉米联合收获机400台,保有量达到5132台。
目前,290多万亩玉米丰收在望。各级农机部门正提前开展三秋农机作业供需情况摸底调查,全面掌握农机作业市场情况,科学安排作业任务,精心组织好玉米收获机跨区作业活动,积极引进外来机械参与泰安市玉米收获。预计今年全市玉米机收面积将达到258万亩,机收率达到
88%。
新闻推荐
泰山区自主研发紧盯“高精尖”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45%
本报8月20日讯(通讯员黄丽娟
李维泉)8月初,山东厚丰汽车散热器有限公司捷报频传:该公司与山科大研制的第三代散热器耐久脉冲试验台荣获国家专利新产品奖,与西飞设计院联合研制的...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