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东平县东海子村还是一个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现在,东海子村集体收入达到7万元,村里还争取资金260多万元,建成了引水上山管道工程,美化了村容村貌,建设了核桃种苗繁育基地、速生星柳绿化苗木基地、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
这一改变来源于一个人的到来——市科技局驻东平县东平街道东海子村“第一书记”王欲晓。
摸家底理出思路
东海子村属于典型的半山区村,耕地1864亩,村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和核桃。其中,核桃种植面积1100亩左右,初步形成规模,年产核桃10万公斤。
王欲晓驻村后,积极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倾听意见,多次召开党支部会议、党员和群众代表座谈会等,详细了解村情。在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对村子发展进行长远规划后,王欲晓和村两委成员经讨论,确定了“科技引领支撑、率先富民强村”的目标,围绕“小”核桃做好富民强村“大”文章,按照“一二三”的工作思路整体推进,即:科学种核桃,提高品质,做强核桃种植的第一产业;延长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培育发展核桃深加工、食用菌种植的第二产业;向产业链下游进军,规划发展以核桃园为主体的生态观光农业的第三产业,形成一二三产业梯次延伸、循环发展的良好局面。
办实事凝聚民心
“来到东海子村就是东海子人”,一直是王欲晓的工作信条。他充分发挥科技部门优势,请专家、送服务,做大做强核桃种植这一主导产业。
王欲晓从改善核桃园生产条件入手,邀请专家到村考察,设计了灌溉施工方案,并与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25万元,铺设了4000米长的引水灌溉工程。在春季大旱的情况下,村里1100亩核桃得到了及时灌溉,每亩增产20%,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局面。今年王欲晓与村两委又争取到了东平县水利局小流域治理项目,将8000米输水管铺设到村东80亩地内,为建设苗木繁育基地创造了水浇条件。
针对核桃种植管理粗放的实际,王欲晓邀请了相关专家来村里指导。同时,引进了美国强特拉、希尔、维纳等4个核桃新品种。他还积极与市农业局联系,首批划拨出205亩核桃园开展有机核桃的认证工作。
上项目
强村富民
王欲晓认为,作为驻村干部,不仅要“输血”,送科技、送政策、送服务,更要“造血”,上项目、出效益,发展二三产业,增强村级发展的内在动力。
王欲晓在听取群众意见并到外地考察基础上,筹划建设核桃深加工公司。村里还与北京中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组建股份公司,共同执行“速生星柳”绿化苗木项目,首期60亩、3万棵速生柳树已栽种成功。
针对核桃生产季节中空闲的土地,王欲晓提出种植中草药和食用菌的想法,种植了玄参、黄芩等中药材;在食用菌种植方面,采取“科研单位+公司+村集体+农户”运行模式,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服务,公司提供种苗、统一回收,村集体联系科研机构、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户按照要求统一种植管理,村集体通过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收入。前期村里在核桃树下搭建小拱棚试验种植的鸡腿菇、香菇取得初步成功。
去年以来,东海子村获得泰安市农业科技示范村、泰安市优秀基层党支部、国家级经济林村等荣誉称号。
□记者
赵莎莎
实习生
张艳红
新闻推荐
受委托,我公司定于2013年9月6日上午10时在本公司拍卖大厅依现状对以下标的进行公开拍卖,现公告如下: 一、拍卖标的:坐落于泰安市嘉德现代城天凤苑18号楼2单元102室宅房产一处。该&n...
泰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泰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