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我们应对重大考验、克难前行、危中求进的一年。在中共莱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着力克服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绩。
(一)经济运行稳步回升,结构调整进展加快。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各项政策,全力以赴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经济下滑势头得到较快遏制,总体形势回升向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61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7亿元,增长8.1%。坚持紧抓投入不放松,争取国家扩大内需项目109个,着力推进55个重点项目、28个技改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61亿元,增长23.3%。深入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实行“一元钱注册”、“零首付创业”等措施,市级财政出资1700万元进行免费创业培训,全市新注册私营企业1926家,新发展个体工商户9600户,有效激发了经济活力。加快工业振兴步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73家,比年初增加111家,纳税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62家。钢铁行业产能逐步恢复,一批重点技改项目投产达效。非钢产业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38.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19.3%,比年初提高4.2个百分点。泰钢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挂牌成立,2家企业设立院士工作站。服务业加快推进,载体建设成效突出,商贸、物流等行业稳步发展,节会经济势头良好,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1亿元,增长18.4%。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完成32个重点减排项目,关停16台共58万千瓦小火电机组。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6.77%,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分别减少4.5%和1.8%,均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
(二)统筹推进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抓住莱芜市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市的重要机遇,着力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促进城乡融合、一体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完成,重点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开工建设58个农民集中居住区,1.2万户安置房竣工入住,40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工业在镇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个乡镇全部实现财政收入过千万元。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村村通油路、通客车基本实现,村村通自来水比例达到89%。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获得丰收,姜蒜种植效益显著增加。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开始启动。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发展农民合作社、经济合作组织199家。畜牧产业发展加快,农业机械化工作扎实推进。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60座小型水库全部竣工。土地流转积极有序推进,流转面积达到20万亩。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5万亩,造林补植7.7万亩。全市用于“三农”的财政支出达到6.4亿元,增长11%,高于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幅度。
(三)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扎实开展为企业排忧解难活动,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25条措施,为190家企业解决各类问题300多个。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调整行政许可6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192项。深化银企合作,市政府先后召开4次银企合作与重点项目推介会,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等7家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协议贷款规模580亿元。加快投融资体制创新,组建市经济开发投资公司,通过搭桥贷款、担保贷款支持企业10.8亿元。组建2家小额贷款公司、11家担保机构,为企业担保贷款12.5亿元。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到562亿元和427亿元,分别增长26.4%和21.9%,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增幅达到45.6%。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房屋、宅基地确权登记开始起步。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强化与央企、大集团的联系,与中国华电集团、中国五矿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赴香港、台湾、日韩招商活动取得重要成果。成功举办钢铁博览会,签约引进一批过亿元大项目。全市完成招商引资9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8887万美元。外贸复苏步伐逐步加快,实现进出口15.7亿美元,农产品出口完成3.3亿美元,增长122%。
(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认真落实扩大就业政策,市财政拨付320万元购买公益岗位,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2.1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城乡“双零家庭”保持动态消零。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率先启动覆盖全市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民工社会保险、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扎实推进,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稳步增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市级统筹机制基本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5.2%和97.6%,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月220元和每年1000元。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优抚对象住房保障制度,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均达到75%。完成300套实物配租房建设,2500户城乡低收入家庭享受到租购房补贴。“10件实事”全部兑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943元和7317元,分别增长10%和10.1%。全市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12.9亿元,增长11.3%。科技事业不断进步,莱芜市获得“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称号。素质教育深入推进,中小学规范化建设步伐加快。高级技校新校投入使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涌现出《儿行千里》等一批文艺精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全部完成,九羊文化产业园成为全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完成100处农村卫生室和42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甲型流感和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节约集约用地取得明显成效。计划生育工作扎实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6‰以内,莱城区、钢城区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村居健身设施覆盖水平达到70%。圆满完成全运会女子排球比赛承办任务。“平安莱芜”建设不断深化,“一节两会”安保工作扎实有效。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形势稳定,食品药品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信访工作保持全省领先水平。对口援建工作进展顺利,开坪乡驻地项目和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全部竣工。第二次经济普查圆满完成。国防动员、双拥共建、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和优抚安置工作富有成效。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事业持续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史志、物价、仲裁、气象、地震、无线电工作稳步推进,外事侨务、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取得新的成绩。
(五)城市品位不断提升,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城市风貌规划编制完成,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市文化中心开工建设,综合体育馆、全民健身馆投入使用,青草河水系治理成为新的城市亮点。凤凰路南延、龙潭东大街公铁立交按期竣工,莱明路、孝义河桥、长勺南路路桥改造顺利完成。莱芜电厂、莱城电厂集中供热工程投入运营,泰安至莱芜天然气主管网、第三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二期工程稳步推进。城市公交取得长足发展,各项基础设施更加健全。全面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深入开展市容市貌整治,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文明建设取得佳绩,公共文明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前列。高新区、雪野旅游区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航空体育节暨第二届全国航空运动会,打造“航空运动之城”的城市品牌,有效提升了莱芜综合竞争力和知名度。(下转第三版)
2月2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平昌在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记者 高留声 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时玉田 通讯员黄大勇 刘金栋) 3月8日,记者从市公路局了解到,2010年,市公路局以保障民生构建和谐公路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高公路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推出惠及民生的十二项工程。...
泰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泰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