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肥城新闻 > 正文

元朝书法家高氏兄弟与东平

来源:泰安日报 2018-10-18 09:27   https://www.yybnet.net/

□郑延琦

金兴定四年(1220年)秋天,严实由金投蒙古木华黎封“山东西路行尚书省事”,元太宗四年(金开兴元年,1232年)为“东平路行军万户”(简呼“行台”)。严实自入据东平后,致力于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重建,更“喜接寒士,士子有不远千里来见者”(元好问《杨君神道碑》),于是“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故东平一时人才多于他镇”(《元史·宋子贞传》)。高翿(dào)、高诩(xǔ)族兄弟二人,当属于在金亡后“闻风而至”的人才之林。投东平后,均被严实任用为东平路万户总管府掌书记,成为严实幕府成员,且在东平生活了十余年。

历代有不少人将高翿、高诩认为是一个人,实则谬矣。

高翿、高诩兄弟于元太宗十五年(1244年)前后活跃于东平及泰山一带十余年,益津(今河北省霸县)人,均为元朝书法家。

高翿,字文举,号松岩真隐(据高翿《古文道德经跋》之题署),曾为书斋起名为泵斋正心轩。据《贫乐岩二圣堂之记》后署“前进士益津高翿”可知,高翿为金末进士。又据《二圣堂记》“仆向日从事环庆”知,高翿曾仕金环庆(治所在今甘肃省庆阳县)。据《重修光华寺碑》后署款悉,金亡后,高翿、高诩族兄弟二人投奔东平严实,且均被委以“东平路万户总管府掌书记”。后高翿兼“太(泰)安州次官”(见《泰定军节度副使左副元帅时侯神道碑》后署款),宪宗时职“泰安州大必阇赤” (见肥城市安驾庄镇小龙岗石大云寺宪宗六年丙辰(1256年)《全公律师行状》碑后题名),即掌管文书事物的官员。

高翿在东平史载资料较多的一是“篆书传于石刻”,二是兴复徂徕胜迹,三是传世登泰山《回马岭诗》。高翿工文辞,《全元文》卷一八三录其文一篇。精篆书,极为行台严实和衍圣公孔元措所推重,且传世书法作品颇丰。高翿书写的陕西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市)之终南山楼观台的古篆《古老子》碑(又称《陕西楼观台道德经碑》),成书于元宪宗蒙哥二年(1252年)至五年(1255年)。该帖署为高翿“同制泰安州大必阇赤”。次年,东岳提点监修官兼东平路道教都提点、会真宫提点张志纯请求书写《道德经》,高翿于元宪宗五年(1252年)冬在泵斋正心轩,为张志纯完成篆书《道德经》五千六百二十三字。该帖后由全真教掌教宗师玄逸真人张志仙所得,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于终南山重阳万寿宫摹刻为碑,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十月立,道士李道谦摹刻于石。现有拓片存国家图书馆。该帖遒劲古雅,体正势圆,具有气势雄厚圆润的结构之美和力度之美。近人柯昌泗在《语石异同评》卷八中评论曰:“元人篆书传于石刻,较宋为多。元初高翿以大小篆名,丰碑巨碣,多翿题额,盩厔古《老子》尤著。”2014年,画家、艺术评论家王春立,以“不逾矩”之年,穷三年之功,鉴高翿《古老子》碑,完成篆书作品《老子》,足见高翿的书法影响力。高翿在泰山一带有众多传世碑刻。在东平行台严实父子辖内及泰山附近,高翿撰书碑存者尤众。元马真后三年(1244年),高翿撰书,立于今山东省曲阜市的碑刻就有“宣圣墓”碑、“圣考齐国公墓”碑及“颜子庙”碑。元定宗贵由元年(1246年),高翿为徂徕山二圣宫撰写《乐贫岩二圣堂之记》碑文,署名“益津前进士高翿记”,于“岁次丙午(1246年)夏四月庚申朔四日癸亥”立;衍圣公孔元措篆额,“宣差东平路万户总管府掌书记益津高翿书丹”。徂徕山二圣宫位于元奉符县徂徕山(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良庄镇高胡庄、徂徕山林场庙子林区),为金代建筑,因宫殿内奉有孔子和老子二圣像而得名。同年,严实部将时珍,重整因贞祐之乱毁于战火的徂徕山北魏古刹光华寺,请高翿为徂徕山光华禅寺撰写了《重修光华禅寺之记》碑文,署名“宣差东平路万户府掌书记、益津高翿书丹并篆额”,立于“岁次丙午(1246年)夏四月有六日,前进士益津高翿记。”时珍后人时遇、时宥立石。元定宗贵由二年(1247年)上元日,高翿为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县《五峰山崔真静先生传碑》书丹篆额;该碑为其与刘祁、杜仁杰三人合作之作,是杜仁杰为张志纯的老师崔道演撰写的传记碑刻,碑现立于长清县五峰山。元宪宗蒙哥三年(1253年)立于新泰市天宝镇时珍墓的《泰定军节度使左副元帅时侯神道碑》,由宋子贞撰文,高翿“书丹篆额”。元宪宗蒙哥六年(1256年),高翿等为和尚行全在奉符县(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云寺立《全公律师行状》碑,署名“奉符县大必阇赤程知录,奉符县管民长官张佺,泰安州大必阇赤高翿,泰安州管民长官张郁立石。”碑刻现存于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布金山大布峪中。此外,高翿还在泰山之邻的馆陶县《镇国上将军张侯(弼)神道碑》篆额,该碑由东平府学徐世隆撰文、王镛书丹。

道士李道谦在《陕西楼观台道德经碑》)题跋中对高翿的书法评价甚高:“鲁之大儒高翿文举者,善于古篆,尝为会真宫提点张志伟(纯)寿符书道德五千言。其笔法之精妙,古今罕有。”同时,高翿在元定宗贵由元年四月的三天内,为徂徕山二圣宫、光华禅寺书丹篆额,为徂徕山文物修复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高翿不但书法古今罕有,且诗词亦佳。据泰山学院周郢教授《<泰山雅詠>:<永乐大典>中的泰山佚书》一文载,高翿著有一首咏泰山诗《太平顶》:

元气胚胎结老阴,摩天高顶五云深。几经封禅穷奢侈,坐见兴亡阅古今。

扰扰旅于非止季,巍巍曾谓不如林。登临落日荒坛上,万里乾坤入独吟。

《太平顶》写景喻史。天际间云团翻滚,“五岳独尊”的泰山,峰顶云海幽深。虽然历朝皇帝花费巨资行泰山封禅活动,但有哪个王朝“万岁”?扰扰,纷乱,意为世事纷乱;巍巍,高大,隐自己愿望未能实现的惆怅。太阳落山,凝望秃坛野草;任历史兴衰,我独自吟唱。最后两句诗也可理解为世路茫茫,只能望而兴叹,唯我“独醒”,从而显示出了高翿的高清意境。

高诩,字文伯,为高翿的同族兄弟,因职负责文秘工作的“东平路万户总管府掌书记”。加上高翿的影响,也是有一定名气的、能撰能书的大家。如徂徕山《乐贫岩二圣堂之记》,就是高翿撰文,高诩书丹,孔元措篆额。《重修光华寺碑》,为高诩撰文,高翿书丹。由此可以窥见高诩的文学、书法功夫。

(作者系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教授、研究员)

新闻推荐

泰安市老龄办作客“政风行风热线接听室” 泰安惠老政策不断提标扩面

■市老龄办主要负责同志张德臣接听热线电话。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毕凤玲摄□最泰安全媒体记者毕凤玲17日上午,市老龄办主要负...

肥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城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元朝书法家高氏兄弟与东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