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4月18日讯(通讯员 杨振宁)“现在价格是30元一斤,一年再差也能卖个六七万元,好的时候能卖10万元,咱靠着它,日子过得美哩。”在肥城市湖屯镇涧北村的香椿温室大棚里,春暖花开,新芽吐绿,春意盎然,村民王利平和老伴边摘香椿边唠嗑。
“能有今天的日子,得感谢一个人呢。”王利平说起的这个帮助村民种香椿致富,让大家竖起大拇指的,就是肥城农商银行湖屯支行行长李亮。20世纪80年代,王老汉作为农技员外出学习时,无意中嗅到了香椿蕴含的商机。1993年,他开始着手建大棚,次年试种香椿。但因欠缺技术和经验,一场大雪让香椿苗几乎全部冻死。2005年,在省农科院专家的帮助下,他和一家农场进行技术合作,在他细心的呵护下,这一年的香椿终于种植成功,自家产的香椿芽一斤卖到25元。
和所有创业者一样,资金匮乏一直是王利平创业路上的最大难题,幸运的是从创业起步开始,每个时期都能看到肥城农商行的影子。在创业之初,他找到农商行,提交了贷款申请。湖屯支行行长李亮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安排客户经理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了解,认为他信用良好、经营前景广阔,且符合贷款支持条件,在随后的扩大生产、资金困难的关键时刻,农商行总是伸出援助之手,以诚相“贷”,解决他的后顾之忧。现如今,王利平的种植合作社已开张营业,同时,农商银行还为其开通了网上银行、安装了POS机,让其足不出户就可为进货商打款,方便入社客户消费。
每每提到自己的转行创业史,王利平总会说道:“多亏了农商行的大力支持,解了俺的燃眉之急,没有农商行的雪中送炭,也就没有俺合作社的今天,是农商行帮俺们鼓起了钱袋子。”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新闻推荐
佚失半世纪,可提供宋代泰山地区珍贵史料 李忠信墓表石碑 在肥城现世
本报4月11日讯(特约记者李胜男通讯员李武刚)近日,佚失已半个世纪的李忠信墓表石碑,在肥城市被考古发现。该石碑原立于肥城市东向南庄村南李忠信墓前,如今在东向南庄村的李士章家中重新“现世”,碑石长5...
肥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城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