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新闻 新泰新闻 肥城新闻 宁阳新闻 东平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泰安市 > 肥城新闻 > 正文

刘翠珍:超越血缘的13年守候

来源:泰安日报 2016-09-02 00:0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王国梁

肥城市边院镇岔河店村村民刘翠珍13年如一日地照顾患有脑血栓后遗症不能自理的公公,无怨无悔,孝心感染着周边群众。她用10多年的实际行动,演绎了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媳”的感人故事。孩子也以她为榜样,传承了“孝”的良好家风。她是家里的贤内助,也是街坊四邻的好榜样,她用羸弱的肩膀为家撑起一片晴空。

走进岔河店村,一提起刘翠珍,邻里乡亲没有不知晓的,都竖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她的品行。

“她的公爹虽已多年瘫痪在床,但仍然精神矍烁,容光焕发。老爷子到现在还130多斤呢,这多亏了刘翠珍无微不至、日夜不停地照顾。可以这么说,没有她的照料,老人不可能支撑到今天。亲生女儿又能怎样?做到这一步,刘翠珍确实不容易啊。”岔河店村计生主任王寿亮说。

刘翠珍20岁嫁进刘家,育有一儿一女,至今已有44年。本应和和美美的幸福家庭,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2002年,刘翠珍的公公突发脑血栓,经过抢救,命算保住了,但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偏瘫卧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而且因脑部受到损伤,变得寡言少语,性情也愈发暴躁,神智模糊不清。从此,儿媳刘翠珍日夜坚守,寸步不离地服侍在公公身边,这一照顾就是13年。

她每天不厌其烦地重复做着琐碎“枯燥”的照料工作。特别是穿衣和喂饭,一开始没少让刘翠珍犯难、着急。她比较瘦小,别说穿衣,单是给老人翻身都累出一身汗,她想了很多办法练手劲,“穿得次数多了,现在不知不觉手上就有劲了,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即使是冬天,也能让公公轻松舒服地穿上衣服。”对于给老人喂饭,他俩每次都像“打仗”一般。每当刘翠珍给公公喂饭时,他就滑着轮椅来回动,时常打翻饭碗,很少安稳地吃饭。这时,刘翠珍总是慢声细语,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公公吃完饭,再收拾残局。

“公公是从苦日子熬过来的,我丈夫3岁那年,婆婆去世,是他独自一人抚养着两个孩子长大成人。他为儿女付出了一生,现在老了,照顾他也是做儿女应当做的事。老人在,家才更完整。”说到动情处,刘翠珍眼中泛着泪花。

孝在坚持中凸显厚重,孝在细微处足见真情。在常年的相处照料中,刘翠珍对公公日常的一些微小动作、表情格外留意,几乎都“了如指掌”。公公张着嘴发出“啊啊”声时,表示是要喝水,公公拍打肚子时,表明是要上厕所了……“公公失去自理能力,平时都会提前准备好便盆。”刘翠珍说。

现今64岁的刘翠珍本到了享清福的年龄,却仍不停地操劳,每日忙碌:端水喂饭、洗头擦脚、收拾打扫……日复一日,不曾间断,精心细致地照顾着老人,从没喊过苦叫过累,她用最质朴的行动书写着“孝顺”二字。

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对于孩子,刘翠珍深深懂得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

刘翠珍的儿子发现爷爷长年卧病在床,天好的时候也没办法下床四处转转看看,心里十分难受。2010年夏天,她的儿子悄悄地去残疾人专卖店,给爷爷买了一台多功能轮椅,不仅能推着爷爷到处逛逛,呼吸新鲜空气,舒缓情绪,还能借助轮椅进行简单的肢体按摩和身体康复训练。“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深刻地理解了‘孝顺\’的含义,我以母亲为荣。”刘翠珍的儿子坚定地说。

新闻推荐

石横镇赵庄村 打造核桃淘宝第一村

本报9月8日讯(通讯员董亮梁明)近日,笔者在肥城市石横镇赵庄村淘宝服务中心看到,一边是村里的淘宝工作人员正在网上销售鲜核桃,另一边是镇电子商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为该村准备开网店的户主讲解如何网上...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刘翠珍:超越血缘的13年守候)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